承载浙江科技之梦 十年成就智造之城 明天,青山湖科技城十岁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29 09:16   

浙江日报讯 杭州的未来,正在一路向西。

2009年11月30日,青山湖畔打下第一桩,青山湖科技城在阡陌间崛起。随着杭氧、杭叉等一批杭资企业搬迁落户,产业逐渐集聚,形成了杭州城西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奠定了青山湖科技城的基础。

十年磨一剑。

46家科研创新机构落户,1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里成长,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这里生活,青山湖科技城,迈上了转型发展的快速通道。

十年间,兼备科研能力和产业优势的青山湖科技城,在浙江新一轮智能经济的浪潮中,占据了重要一席。这里不仅成为了城西科创大走廊上重要的一极,也成为浙江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十年间,肩负临安“融杭桥头堡”重任的青山湖科技城,逐渐成为一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从“建区”向“造城”,她在融入杭州这座大城市的路上,跑得步稳蹄疾。

青山为底,湖山为映,科技为翼。承载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试验区”的期冀,青山湖科技城在浓墨重彩中探索“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攻与守——展开“亮色”也要留住“底色”

2008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跟着考察团的戴志红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挨家挨户走进研究院。不多不少,一共38家。

这支考察团,由时任的临安市主要负责人带队,如今的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便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拜访所有的科研院所,希望能到宝贵的一票。

“过去,省级科研院所大多分散在杭州市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大部分科研院所周边没有空间了,发展受限。建设省级科研机构聚集地,一方面可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给科学家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场所。”时任浙江省科研院所联合会秘书长徐进说。2005年,徐进和他所在的科研院所联合会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建设省级科研机构的聚集地,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新载体。

2008年2月,由省科技厅牵头带领38家科研院所考察投票,确定“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落户地。然而,在第一轮投票前的预投票环节中,当时的临安经济开发区得票率并不高。“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科研院所的意愿并不强。”戴志红回忆。看到投票结果,临安市主要负责人停下了常委会议,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到相关科研院所一家一家上门沟通。

为了让科研院所选择青山湖,临安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为落户创新基地的科研院所提供土地净地价格控制在较低价格范围内;负责公建配套及“九通一平”;行政事业性规费全额或50%“即办即减”等。而38家科研机构聚集的环青山湖区域的胜联区块,也正是临安经济开发区最好的区块。该区块可用地面积2200亩,在满足创新基地用地要求的同时,还预留了一定的拓展空间。

最终,在第二轮的投票中,大多数科研院所,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临安。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最终确定落户临安经济开发区。

在科研院所看来,除了区位、交通等优势外,特别看重的是青山湖的环境。因为搞科研,需要安静和清朗。“青山湖因优美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珍惜美丽的环境,重视绿色发展效应。”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说。

攻下这座“基地”,就要坚守住绿色的“底色”。这是青山湖科技城十年间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设立初期,青山湖科技城的招商,就确立了两条‘硬杠杠’: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不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招!”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商务二科科长黄海峰说。

在建设初期,一面是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面是持续关停“低散乱”企业,面临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定力足够强。同样的,因为对环境与科技的执着,也为青山湖赢得了志同道合者。”戴志红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逸群 赵路 周艳清  编辑:张翟
返回
46家科研创新机构落户,1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里成长,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这里生活,青山湖科技城,迈上了转型发展的快速通道。以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4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载体,是青山湖科技城协同创新生态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随着杭氧、杭叉等一批杭资企业搬迁落户,产业逐渐集聚,形成了杭州城西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奠定了青山湖科技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