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杭州的未来,正在一路向西。
2009年11月30日,青山湖畔打下第一桩,青山湖科技城在阡陌间崛起。随着杭氧、杭叉等一批杭资企业搬迁落户,产业逐渐集聚,形成了杭州城西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奠定了青山湖科技城的基础。
十年磨一剑。
46家科研创新机构落户,1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里成长,30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这里生活,青山湖科技城,迈上了转型发展的快速通道。
十年间,兼备科研能力和产业优势的青山湖科技城,在浙江新一轮智能经济的浪潮中,占据了重要一席。这里不仅成为了城西科创大走廊上重要的一极,也成为浙江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十年间,肩负临安“融杭桥头堡”重任的青山湖科技城,逐渐成为一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从“建区”向“造城”,她在融入杭州这座大城市的路上,跑得步稳蹄疾。
青山为底,湖山为映,科技为翼。承载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试验区”的期冀,青山湖科技城在浓墨重彩中探索“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攻与守——展开“亮色”也要留住“底色”
2008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跟着考察团的戴志红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挨家挨户走进研究院。不多不少,一共38家。
这支考察团,由时任的临安市主要负责人带队,如今的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便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拜访所有的科研院所,希望能到宝贵的一票。
“过去,省级科研院所大多分散在杭州市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大部分科研院所周边没有空间了,发展受限。建设省级科研机构聚集地,一方面可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给科学家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场所。”时任浙江省科研院所联合会秘书长徐进说。2005年,徐进和他所在的科研院所联合会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建设省级科研机构的聚集地,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新载体。
2008年2月,由省科技厅牵头带领38家科研院所考察投票,确定“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落户地。然而,在第一轮投票前的预投票环节中,当时的临安经济开发区得票率并不高。“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科研院所的意愿并不强。”戴志红回忆。看到投票结果,临安市主要负责人停下了常委会议,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到相关科研院所一家一家上门沟通。
为了让科研院所选择青山湖,临安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为落户创新基地的科研院所提供土地净地价格控制在较低价格范围内;负责公建配套及“九通一平”;行政事业性规费全额或50%“即办即减”等。而38家科研机构聚集的环青山湖区域的胜联区块,也正是临安经济开发区最好的区块。该区块可用地面积2200亩,在满足创新基地用地要求的同时,还预留了一定的拓展空间。
最终,在第二轮的投票中,大多数科研院所,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临安。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最终确定落户临安经济开发区。
在科研院所看来,除了区位、交通等优势外,特别看重的是青山湖的环境。因为搞科研,需要安静和清朗。“青山湖因优美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珍惜美丽的环境,重视绿色发展效应。”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说。
攻下这座“基地”,就要坚守住绿色的“底色”。这是青山湖科技城十年间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设立初期,青山湖科技城的招商,就确立了两条‘硬杠杠’: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不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招!”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商务二科科长黄海峰说。
在建设初期,一面是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面是持续关停“低散乱”企业,面临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定力足够强。同样的,因为对环境与科技的执着,也为青山湖赢得了志同道合者。”戴志红说。
建与兴——创新驱动打造“新城”双创热土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今日的青山湖科技城,风华正茂。
从整个杭州湾大湾区来看,青山湖科技城是未来支撑整个杭州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而在整个长三角,临安作为杭州的“西大门”,积极打造长三角高端制造业重要承载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高地,并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全国共享。
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平台之一,青山湖科技城要建一座怎样的城?
在奠基之初,青山湖科技城共规划了4个功能区。其中,研发区是集聚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的核心区块;产业化区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区块,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过多年培育,这里已经建设成为一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以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4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载体,是青山湖科技城协同创新生态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2018年1月16日,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启动建设,为青山湖科技城发展翻开了新篇章。如今,青山湖科技城聚焦数字经济,大力推进集成电路数字产业化、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在内的总投资260余亿元的37个以集成电路为主的产业链项目签约并陆续入驻,一大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快速成长。
在1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边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一边是杭叉、杭氧、万马集团等形成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今年初,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提出,要将科技城打造成为“万亩空间、千亿量级”的新型产业平台。这座科技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兴起。
从近乎为零起步,历经十年发展,这里何以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自主创新示范区?“青山湖速度”的背后,“三服务”犹如企业的一场“及时雨”。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局长葛可揽介绍,近几年,科技城流动人口达到历史新高,仅青山和横畈一带就有11000人左右。“人口的迅速增长带动了房租走高,2013年到现在,一室一厅的农民房月租金从每间150元左右涨到600元左右。”
针对这一现状,管委会“双管齐下”解难题:一方面允许大型企业如杭叉、易辰汽车建设职工倒班房,解决了7000多人的住宿;另一方面,加快职工配套住房的建设。眼下,12万平方米的横畈产业生活配套综合体和7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已开工建设,加上滨河产业园的内部配套公寓,总计3100余套住房在建,预计2020年交付使用。
解决“刚需”的同时,科技城还在“软环境”上做文章,道路交通、商业配套、教育设施等都在不断改善。
企业需要什么,科技城就解决什么。这已成为了共识。在青山湖科技城,有一个名为“青山湖微沙龙”的微信群。群里的400余人,涵盖了管委会、企业、科研院所和知识产权、法律、金融等中介服务组织人员。青山湖科技城内专家咨询、厂房闲置、设备租赁等问题都能通过微信群快速而高效解决。在实名认证的“青山湖科技城智慧服务云平台”里,企业和科研院所还可以进行正式的项目对接。
“每年年初,我们征集企业及院所所需服务和拥有的资源,解决科技城内的内需。”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经济信息科科长徐景波说,政府搭桥,带动科技城内企业的同时,也能让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产与城——
大疏大密绘就可期未来
青山湖科技城国土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俞华忠的办公室里,一张规划图画满115平方公里的梦想。
在最初的规划中,16号线科技城站所在区域便是一片密集开发区域。这里有林立高楼、有大型商业综合体——科技大道旁,吃、住、购、游、乐一应俱全。
一张“蓝图”绘到底。“大疏大密,这是科技城建立之初的设想,这张蓝图,到今天还在绘,没变过。”俞华忠说。
大密之城,是为了生活。“大院大所旁,仍然像以前那样有山有水,环境清幽,没有城市的喧嚣。”俞华忠介绍,科研院所集聚区是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从科技大道出发,沿大园路一路往北,不到10分钟的路程,就抵达各大省部级科研院所。随着“一高二铁三快速”的交通路网形成,青山湖科技城跟杭州主城区已经是无缝对接。
青山湖科技城还有完善的城市基础配套和空间配套。在2022年亚运会召开之前,城市的空间配套,如学校、医院都会进一步完善。
大疏之城,则是为了工作。留出空间,青山湖科技城不遗余力招引新兴产业。十年来,青山湖科技城重点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产业,并积极引进培育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带动下,企业本身的科技‘造血’能力,也不断提升。”徐景波表示,仅2018年,青山湖科技城范围内,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3.7亿元。以杭叉集团为例,作为一家曾经很传统的制造企业,目前已拥有超过13个企业研发中心,每年技术研发投入超过亿元。
科技加持,青山湖科技城的企业,仿佛插上腾飞的翅膀。近日,杭叉举行全球经销商大会,来自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经销商代表集聚青山湖畔。展出的200多台(套)产品和零部件展出,全部是杭叉集团最新开发的全系列工业车辆新品。“目前,杭叉集团年总销量占全球叉车总销量的7%以上,在全球叉车行业排名第八。”杭叉集团副总经济师任海华说。杭叉已成长为城西科创大走廊上首家工业销售产值百亿级企业,连续14年保持行业出口领先。
华立科技、万马股份等先后成为智能制造示范型龙头企业;杭氧股份、西子电梯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不断推开;杭叉、南都等龙头企业的产品已经由这里走向世界,打响了“青山湖智造”品牌;还有一大批企业不断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到此工作……
“一切为了科技城,为了科技城的一切。”十年来,临安所有的干部口口相传着这句话。而今,这座“城”也以越来越丰厚的科技底色,加持这片真心以对的土地。
一流的自然生态、创新生态、政务生态协同并进,宜居宜业宜游相得益彰。人文和自然、历史和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了这一汪湖水畔。
青山湖科技城,期待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