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晚年”不尽相同 看杭州三户家庭的养老选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3-19 09:03   

搬离冷清的商品房

在福利院里交了一群新朋友

王礼湛、王灿荣夫妇。 记者 张梦月 摄

“王叔叔王阿姨,身体怎么样,都好的吧?”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2号楼某房间,这样的问候每天都会响起两遍。“都好都好,谢谢你们关心。”打开房门,王礼湛亲切温和的声音传了出来。这是他和妻子王灿荣居住在此的第3个年头。每天接受护理员和护士长的“查房”,已成他俩的习惯。

“我得过结肠癌,开过刀,心脏和腰椎也不太好。”与丈夫同岁的王灿荣还患有帕金森病,说话时手止不住地抖动。另一边,王礼湛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慢性病,“我们在半年里考察了五六家养老院,这里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收费也适中,两个人每个月也就2000多元钱,所以决定搬进来。”

“之前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周围都是认识的人,但年纪大后走楼梯开始喘了。2013年,在两个女儿的劝说下,我们换成了电梯房。”王礼湛说。

一套市中心崭新的电梯房,或许是时下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物质条件,但对王礼湛这样的老人来讲却并非幸事。他们感受到了之前在家属大院里从没有过的“槽点”。

“邻居都是小年轻,不熟悉也没话说,突然有种‘举目无亲’的感觉。”王灿荣随后又想去上老年大学,但问了一圈,“超过80岁就没有学校愿意收了。”更郁闷的是,由于场地限制,商品房所在的社区不太举办活动。这样一来,拓展交际圈的几条路都被“堵死”了。“冷清是当时最大的感受,这不是我俩想要的养老生活。”迎着早春和煦的阳光,王礼湛笑着对我们说。

耄耋之年,比起心灵上的空白,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更让人担心。“2013年的一天,我推着自行车到地下车库去,车子没刹住,不小心摔了一跤,脸上划出一道大口子,鲜血直流。”当时,妻子出门去了,女儿过来最快也要半小时,王礼湛慌了神,捂着伤口一路走去浙大一院,“最后缝了十几针,你看,现在也有疤。”

此后,王礼湛和妻子动了去养老院的念头。不久后,在美国的小女儿也打电话来劝说。他说:“可能有的老年朋友不愿去养老院,但我们没有犹豫,很爽快地答应了。”2015年,王礼湛两口子逃离“水泥森林”,来到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这一住就是3年。没想到,离开家的他们收获了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他们在这里结交新朋友,开办文化课堂,也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手牵手出门旅游。

走进他们居住的小屋,两张朴素的单人床映入眼帘,冰箱、电视、洗衣机一应俱全。墙上,贴满了王灿荣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桌上,摆满了王礼湛平时爱看的一摞摞书。比起在家时,王礼湛夫妇更爱往“外”跑了,因为住进养老院,他们惊喜地发现了“新大陆”。

这家福利中心住着1000多位老人,有退休干部、企业员工、工程师等。“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交际圈。”王礼湛还集结起各行各业的朋友,开办起文化课堂,定期和其他同伴商讨每期主题。王灿荣则加入书画班、唱歌班、太极拳班等兴趣小组。这天下午,她还打算和姐妹去看场电影。

和孩子的牵挂联系,没有因住进养老院而变少。前不久,福利中心给老人房间安上WiFi,王礼湛可以免费和小女儿越洋视频,每个月省下了100多元通讯费。大女儿每周来看望父母一次,带点蔬菜,聊聊家常。他说:“进养老院后,女儿对我们的晚年生活放心多了。”

不过,王礼湛两口子也发现,住在这里的老人们时不时会牙疼、关节疼,但福利中心里只有内科医生,不对症。他问:“能不能请社区卫生院以上级别的医院入驻,开设牙科、骨科等其他科室?”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童桦 张梦月 王逸群 霍翟羿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潘根生回忆道,但当周围老人都爬上80岁时,社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串门的同事少了,楼上楼下的同事说没就没了,老伴身体越来越差,也不允许我离开她的生活范围。儿子一看保姆解决不了问题,又向老人提出了去养老机构的建议。通过理发,老何和许多老人都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