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个网红公交站 当年竟是商圈中的“黄金C位”!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1-04 07:44   

普福岭和消失的普福寺

按照上面的说法,“立马回头”和乾隆南巡杭州是分不开的。当年的山路这么不好走,乾隆皇帝为什么偏偏还要取道这里呢?

因为“立马回头”所处的山路,西抵灵隐、天竺,东经茅家埠,接大麦岭,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北山进香的交通要道。

清中叶以前,茅家埠一带仍有大量西湖水面,那时候的香客常从钱塘门外乘船,途经如今杨公堤上的卧龙桥,再经过一座通利桥,至茅家埠头登岸,再沿着上香古道一路步行进香。

而上香古道的尽头,就与如今的立马回头站所在的梅灵北路(原普福岭路)相连,香客们在普福岭这个地方继续去灵隐,天竺诸寺。

普福岭,因岭东南曾有普福寺而名,又名胭脂岭。南宋《淳佑临安志》称:普福岭“土色独红,因以名之,路不险峻。过岭则通大、小麦岭”。

如今普福寺已经不复存,不过我们从杭州古地图、书籍和茅家埠村民的记忆中,还能打捞到这座寺庙昔日的影子。

宋咸淳年间,天台僧眀砺法师,向贵戚鲍氏募化修建,历八年建成普福寺。寺院庄严宏丽,常建坛讲天台教义,听讲的僧众多时能达3000人。元赵孟頫重书寺额,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中写到“普福讲寺”:“国初犹盛,今寥落将灭矣。”

茅家埠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原来梅灵北路上有个普福庙,位于去灵隐寺的必经之路上,后不幸被日本军队放火烧成了平地,后来变成了普福茶亭,免费为来往行人提供茶水的歇脚处,现在也没有了。

茅家埠村民的记忆

虽然路名改了,但上茅家埠一带的村民,已经叫了几十年的“普福岭”和“普福岭路”,改不过口来。这条路东起上茅家埠村,西至灵隐路石莲亭,全长1000米,宽12米,沥青路面。

难以想象的是,1998年之前,普福岭路还是一条石板路。路中铺石板,间有台阶,两旁砌石块,再以黑色薄砖侧立于块石中间,嵌出两道黑线,称“路筋”,即所谓“御道”格局,不能通车。

84岁的茅家埠村民杨大伯回忆说,原来的上香古道从茅家埠码头开始,少说也有三里长,一直通到灵隐,古道中间铺着一米多宽的青石板,被香客踩得锃锃亮。

1998年普福岭路拓宽改造,将石板路拓宽成沥青路,后改名为“梅灵北路”。据说当年修普福岭路时,村民看到挖土机把古道的石块都破坏了,十分不忍,就将一些石块搬到了家里。

2006年,茅家埠村委会向村民收集旧时青石板,村民朱福珍从家中搬出八年来一直放在猪圈里的三块石块,其中最完好的一块长约一米五,宽约五六十厘米,厚度在十厘米左右,重量达到一百多公斤。

63岁的茅家埠村民刘金杭,从小就生活在普福岭,对那里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熟记于心。虽然道路变了,石板路改成了沥青路,但从小在山路上玩到大的他还能凭记忆辨认:普福岭通往灵隐的青石板路,目前还剩下一小段,位置就在普福岭往西的马路边,只是早已被泥土覆盖,为外人所不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孙蒨 制图 高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乾隆南巡到杭州,如果他想去灵隐或者天竺,那么现在“立马回头”所在的普福岭山路,可以说是必经之处。乾隆南巡杭州,在此立马驻足立马回头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一个站名,之前这一站叫“石莲亭”(现在保留的“石莲亭”站,位于灵隐路上,游2线、7路、807路都经过这里,前一站是九里松,后一站是灵隐)。而上香古道的尽头,就与如今的立马回头站所在的梅灵北路(原普福岭路)相连,香客们在普福岭这个地方继续去灵隐,天竺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