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印象里,那时候的摇橹船在中秋夜是有限定的,总共100条,要么提前预约,要么就去岸上排队,100条包完就没了。也有大船,拉满一船人,停到湖中央不动。
那时光的小瀛洲,夜里还是开放的,也有好些人坐船上小瀛洲,跑到离三潭最近的“我心相印”亭,选一块地方,四五个人围坐一圈,螃蟹啃啃、月饼吃吃、桂花酒喝喝,中秋夜就有滋有味地过了。
2002年之后,蜡烛不点了,改用了灯片;桃花纸也不用了,换了绢布。
陈冕说,蜡烛有烟,怕把圆球里熏黑,而且一点一灭的,不方便,用灯片,暖色调,和烛光一样。桃花纸很脆,风平浪静时还好,风一吹、雨一打就会破,绢布一样通透,但不易坏。
时间也改了。
以前,一年只点一次,只有中秋夜才见得到。现在,三潭的灯光,和西湖亮灯同步,双休日、节假日的夜里,都会一起亮起来。
比如这两天,9月22日到24日晚上,19:00—22:30,灯都会亮在那里。对我们来说,看到“33个月亮”的机会,就更多了。
另外,三潭印月还有个“现代赏法”呢。
上海教育出版社有一本《杭州湖山》,里头说站到“我心相印”亭的岸边,将双眼当成三脚架上的测远镜,先看居中一塔,塔的五个圆洞中,恰好有两洞相对,视线从洞里穿过,但见一片圆圆的水光,再望左右两塔,也可以从圆洞里看到波光绰影。如果月光明亮,穿过塔上的圆洞,也可以看到印在水里的月晕,那又是一派众月交辉的景象。
苏东坡立下“三塔基” 如今的三潭
是明代钱塘县令杨万里建的
一年年陪杭州人赏过中秋月的三潭,是怎么来的?
这要从900多年前,“老市长”苏东坡来杭州说起。
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那时的西湖,已半葑田,碰上大旱,湖水干涸;赶上大雨,又没法贮水,泛滥成灾,所以“农民栖于丘墓,舟楫行于市井”,饱受旱涝之苦。
“老市长”拍板,西湖要疏浚,还要立塔。
据《淳祐临安志》,1090年苏东坡上了份奏状,奏了四件事,第一件就是“于今来新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应石塔以内水面,不得请射及侵占种植。”
疏浚动工,先用葑草、淤泥,筑了苏堤,给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又在苏堤旁边,西湖中心水深处,一字形排开,建了三座瓶形石塔,南、中、北塔,后人称为“三塔基”。
虽然那时的三塔,并不是如今的位置,但可以说它们是“三潭印月”的“鼻祖”。
《西湖志》中有记载,说“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于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
苏东坡建塔,本意是为了疏浚,没想到三塔建好后,西湖烟水渺渺,三塔亭亭,反倒成了美景。
到了明代,大约1488-1505年间,三塔都被毁了。之后,它几次重建几次又毁,一直到了万历年间,迎来曙光。
1607年,明代钱塘县令聂心汤,在老三塔中的南塔原址,筑湖中之湖,为放生池,前身是水心保宁寺、湖心寺的小瀛洲,有了雏形。岛上还建堂曰“德生”,令僧人看守,禁止渔人越界捕鱼。
1611年,明代钱塘县令杨万里(不是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那个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放生池外筑堤,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小瀛洲自此形成。
小瀛洲修好了,杨万里在小瀛洲南面,仿照旧迹,又造了三座小石塔,谓之三潭,在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曾重点维修,之后一直留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