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时代发展,社区事务日趋碎片化、个性化,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社会工作者是与党政人才并列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之一。从以前印象中的居委会大妈,到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社区干部”,年轻化和专业化逐渐成为人们对新一代社工群体的整体印象。
今年3月20日是第12个国际社工日,社会工作者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这是一个日趋庞大的群体。目前,我省已累计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2.6万余人,数量排名全国第四。预计到2020年,我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达5万人。
这些专业社会工作者绝大多数分布在城乡社区。在这支队伍身上,一个日益鲜明的特点是:这些社区社会工作者正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有数据显示,杭州市上城区54个社区近千名社工,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宁波市海曙区840名社工中,30岁以下占18.6%,其中90后社工有74人。截至2017年底,杭州市持证社区工作者比例已达53.88%。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社区社会工作队伍的生力军。他们为何选择这份工作?生存状态如何?遭遇什么烦恼?日前,记者走近几位90后社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选择做社工?
社工发展态势不错,是个有奔头的职业。——社工郑思颖
“王大姐,早上好!”“小郑,我们舞蹈队这两天又排新舞了,到时来看看啊。”3月27日一早,90后郑思颖一踏入小区,就一路和居民们打起了招呼。
蹬球鞋,背书包,扎丸子头,这名杭州南星街道复兴街社区的年轻专职社工,从装扮上处处显露出一名90后的特征。不过经过一年多的社区工作锻炼,她俨然已经和大伯大妈们全程沟通无障碍,甚至成为他们最熟悉的社工之一。
然而此前,郑思颖还真没想过自己会和这个工作结缘。
“我大学专业是审计学。”2013年毕业后,郑思颖很对口地进入杭州某私企做财务,而且工资也不低。顺风顺水地做了3年后,郑思颖和大多数90后一样,开始思考起工作的意义。
“我认为工作不单是一项简单的谋生工具,还要看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个人价值。”郑思颖开始重新思考职业规划,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网上一则上城区招聘专职社工的消息引起了她的关注。
社工是什么?郑思颖那时候还是一头雾水。
“说起社区工作者,应该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对‘居委会大妈’的认识上,工作内容也无非是一些婆婆妈妈、谁都能处理的事。”郑思颖说,这其实也是她对社工的最初印象。出于好奇,她搜索资料后慢慢了解到,其实社工的意义还不小。
“几乎是一项全方面服务社会的工作,社区工作也是其中一部分,应该有很多机会提升锻炼自己,比财务工作更有意思。”郑思颖将自己的大胆想法告诉父母,没想到爸妈也觉得这“是份有前景又稳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支持。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都跟郑思颖一样,开始把社会工作选为自己的职业方向。据悉,目前在我省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社工机构达787家,全省共有社会工作专业岗位14340个。据省民政厅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共有30248人报考社工考试,人数同期增长48%,创历史新高。
这种择业观念的变化,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
2017年,社工证首次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我们也正着力搭建各类平台,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各地还制定出台了社工考试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持证上岗。
例如,杭州、宁波等地对取得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分别给予每月400元和200元的津贴补助。湖州等地除每月给予补助外,还一次性给予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2000元和1000元的补助。
同时,全省对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非常重视,从省级到各县市区甚至都成立了社会工作处(科)指导社工发展。各地通过教育培训、发放“持证”津贴、社会工作督导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水平提升和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在各种政策措施激励下,“社工报考热”不断涌现。
“社工发展态势不错,显然是个有奔头的职业。”已经在社区工作快一年半的郑思颖,对社工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