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导
“三会一队”基层工作体系
在沟通中形成共识
杭州有居民自治的良好传统,有居民自治的历史基因。新中国第一个居民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就诞生在杭州,也是在上城区,它就是1949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城区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时光荏苒,居民自治的传统没有变。
新民村2幢1单元加装电梯过程中,所在的劳动路社区探索成立了自治联盟会,由社区委员会、居民代表、电梯设计和施工单位、物业管理机构、社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在自治联盟会,居民们可以议事、决策、执行和监督,是整个加装电梯过程的“大脑”,起主导作用,同时协助做好居民思想动员和电梯加装初步申报工作。
同时,街道因势利导,再成立梯改工作联合会,街道办、区职能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对加装电梯楼道周边环境影响、房屋结构冲击问题,及时制订应急预案,组织物业、业委会、业内专家、民间安全员进行动态巡防,对加装工作全程监督。
市住保房管局也组建成立了一支具有专业背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团队。在街道社区进行意见协调的同时,针对专业性问题,为各方答疑解惑,开展宣传引导。
面对面沟通,在一次微笑、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中化解隔阂,形成共识,自构筑起了“三会一队”制度后,杭州市的加梯工作明显加快。
政府引导
以人民为中心 破难创新 出台配套引导政策
老小区加装电梯是近年来社会各界非常期盼的一项民生工程,早在2010年,杭州市就提出了工作设想,因各种原因,一直不能向前再迈一步。
今年,这一步杭州大步迈出去了,不但做出了试点,还做成了样板。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
早在今年初,杭州市就把老小区加装电梯列为民生十大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28日,杭州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试点范围、属地责任等关键性问题,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杭州动了真格。
赴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城市广泛调研,总结试点经验,杭州市制定了《关于开展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11月24日正式发布。从政策层面加强引导。
《实施意见》意义重大,它解决了“民意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审批难”等老小区加装电梯三大“难点”。
将原“经全体业主同意”,改为“两个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且公示无书面反对意见”;确立了“业主自筹为主,财政适当补贴”资金筹措原则,并且把业主自筹部分,放宽到可以申请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财政给予20万元/台的补助。创新审批方式,比如上城区率先采取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一次到位”,免于立项及申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政府引导给了老百姓强大的信心。经摸底,杭州六城区4层以上无电梯住宅1.4万余幢、3万多个单元楼道,其中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约有1.4万个单元楼道,到目前初步统计,超过950个单元楼道的居民有加装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