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背后有个重要智库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徐匡迪院士担任组长,汇聚城市规划和交通、能源环境、产业等16位专家,李晓江就是其中一位。
这位经历了中国城市规划界30多年风云变幻的人物, 有着一头卷曲的银发,高大魁伟的身材。
李晓江虽然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对江南烟雨杭州还是情有独钟。
从2000年起,他每年都会不止一趟来到杭州,杭州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
昨天,杭州“拥江发展”战略全国研讨会上,李晓江做了“从跨江到拥江——价值、模式与需求的转变”为题的演讲,汇集了这些年他对杭州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也是对杭州未来的期待。
一起来听听他怎么说。
拥江发展 是把江拥在怀里捧在手心
两个月前,第一次听到“拥江发展”,当时我心里一下子冒出来的想法就是,要把江拥在怀里,捧在手心,把它作为一个最珍贵的资源来发展、保护。
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这是内涵上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变化。
钱塘江,作为一条母亲河,在快速发展30年以后,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去看?我觉得可能是思考“拥江发展”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在过去有怎样的价值,未来又是什么样的价值。
杭州提出“拥江发展”,几乎把它放到了发展策略的最高顶层设计。在这个顶层设计下面,我们需要的是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框架,一定要放弃过去“摊大饼”的模式,做好城乡合理保护、合理有节制的利用,真正把杭州建设成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我相信它的第一品牌一定不仅仅是经济,而是生态和文化。
拥江是一个实质性的变化,是一个城市转型的坚定决心的表达,所以我宁可把“拥江发展”看成一种生态型、环保型、文化型、有克制的、有敬畏的发展过程。
“拥江发展”这个“江”,它与山水人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比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资源、资本资源要珍贵很多。所以,我们讲“拥江发展”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把江作为一个核心资源拥在怀里、捧在手心,倍加珍惜。
“江”的价值,已经伴随着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杭州发展的前半程对“江”主要是利用,后半程一定是精心的呵护和合理、克制的利用。
所以我们说,未来的杭州应该是在钱塘江这样一个高端而具有唯一性的优质资源的支撑下,以“拥江发展”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钱江两岸成为践行“两山”理论新样板。
我们为什么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是发展阶段逼着我们在转变
转变,实际上是我们的发展阶段,在逼着我们转变。
如果要深刻理解拥江的价值、拥江战略的重要性,必须认真看一看中国当前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资源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们看到的价值是什么?土地,能开发,能卖地,能盖房子。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生态和环境的价值,是第一位。
钱塘江沿江,有三个非常明显的山水环境优势。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水量、水质、森林覆盖率在整个华东地区都是非常突出的。
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这么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是一个必须呵护的生命资源。
两岸风景优美。同样是江水,但不同的江有不同的表情,极其丰富。两岸既有现代都市文明,又有非常单纯的生态文明。
历史文化也极其厚重。它是一条世界级的风景长卷,而且被历史记载下来,被人们传颂,这里有名湾、名城、名山、名人,它是东方风味的诗画之路。
东方的魅力之都,离开了文化、生态根本无从谈起,我们知道世界著名的城市,没有一个仅仅是以产业的规模或者是经济的总量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的。
再就是,发展的模式已经变了。过去我们崇尚大城市,拼命往大城市里挤,拼命往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挤。今天我们发现,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得病了。
而拥江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市域统筹与优化布局,防止杭州得大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