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河湖清淤,全面减少内源污染
将清污(淤)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日程。一是组织制定计划。认真传达学习省治水办《关于全面开展河湖库塘清污(淤)工作的通知》〔2016〕7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牵头召集市府办、市城管委、市财政局、市林水局、市港航局等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提出杭州市贯彻落实清污(淤)工作的初步方案计划,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并联合市林水局、市城管委印发了《关于抓紧做好河湖污(淤)泥调查及计划编报工作的通知》(杭治水办〔2016〕15号)。二是学习先进经验。专程赴绍兴、嘉兴学习考察,借鉴各地经验,加快推进污泥处置中心建设,妥善处置清挖出的污(淤)泥。三是强势推进清淤。各地先后召开了清污(淤)工作动员会,层层发动、自我加压,加快推进河湖清淤工作。于2016年3月17日和5月31日两次召开全市河湖清污(淤)工作推进会。优先实施G20峰会主场馆周边河道,近几年被纳入“黑河、臭河”名录的河道,工业园区周边河道、集镇及人口密集区河道、严重影响行洪排涝骨干河道,以及浦阳江流域萧山境内河湖库塘等四类区域内的清淤项目。因地制宜处置淤泥,重视淤泥检测重要性,加大检测力度。目前,全市检测河湖库塘清淤157个点,全部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专业检测,确保河湖库塘清淤(污)工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积极推进淤泥堆场建设,实施淤泥固化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清淤和淤泥利用模式,解决清淤后淤泥处置这一大难题,其中有五种模式颇见成效:1.下城区的“留置管道”模式,在河道留置永久淤泥运输管道,为老城区实现定期河道疏浚提供路径;2.萧山区的“淤泥干化造地模式”,其干化中心为全省领先,达2400亩,且可消纳利用建筑垃圾;3.余杭区的“淤泥藕塘就地利用”模式,造就千亩荷塘和千亩花海,推动了产业转型;4.富阳的“协同焚烧”模式,淤泥焚烧发电,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5.淳安、临安、建德、桐庐等地淤泥“回归山林”模式。四是工作成效显著。拟定杭州市河湖库塘清污(淤)资金补助政策,市本级安排清淤补助资金5000万元。全市投入清淤资金8.66亿元,完成河湖库塘清淤1463万立方米,占计划1000万立方米的146%,排名在全省前列,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快改善。
治水唤回了清波秀水,也治出了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口碑。今年1~8月份,全市47个市控以上水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达87.2%,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全市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84.2%,较去年同期上升26.3个百分点;钱塘江11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省首条全流域III类水质的重要水体。峰会期间,峰会场馆附近河道水质清澈见底,透明度最高达2.9米;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水体透明度最高分别达2.0米、1.8米、1.63米;城市内河水质普遍改善1~2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