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
家装标准
73岁的陈杏奎是省旅游局的退休职工。1979年,他搬家来到了浙大路,一住就是近40年。他指着自己的家告诉记者:“这是最好的浙大路。”
其实在改造之初,陈杏奎也曾有疑虑。“新换的雨篷质量怎么样?会不会比不上老雨篷?”
设计方案确定了,但PK并没有结束。这一次,样样都是“实物展示”。陈杏奎很快在曙光社区的小广场上,看到了要安装在自家窗口的雨篷样品。陈杏奎一摸,嗯,很厚实,比原来自己装的雨篷用料还要好。
“浙大路里沿街立面改造共涉及26幢建筑,其中7幢是居民楼,共310户人家。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最担心的,是改造后的效果能保持多久。墙面会不会掉色?晾衣杆会不会被腐蚀?”西湖区峰会办技术组负责人周利根告诉记者,归结到底,老百姓的不安,是对于工程用料和施工质量的担心。
“因此,我们首先在用料上进行大筛选。几经比较,在居民楼的外部,采用了稳定的新型材料,比如仿石涂料、氟碳漆等,舍弃了过去一度流行但容易脱落的面砖。新材料在保证外观漂亮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做到稳定耐用;又例如,对于雨篷材料的选择,我们选用了PC耐力板和铝合金,比起过去的铝塑板,不易老化、锈蚀、变形。而且,类似雨篷、晾衣杆等,全部由工厂统一定制,防止在加工中质量出现偏差。”周利根表示。
最重要的是,每一样要使用的材料,都给老百姓一一过目,“既是让大家放心,也是请大家一起来把把关。”
光有好的材料,没有精准的施工也不行。“过去有些地方的人行道道板,因为施工质量不过关,会出现高低不平和裂缝。时间一长,人行道就坑坑洼洼。浙大路两边居住的老人多,走在上面容易摔跤,下雨天一脚踩下去,还会污水四溅……”西湖区城管监管中心副主任陈建说,这一次浙大路人行道道板的铺设,引入了“家装标准”——不同道板之间的高度差,一般标准为5毫米,浙大路的标准定为2毫米;道板与道板之间的缝隙,一般标准为3毫米,浙大路的标准定为2毫米。且每一块材质为高湖石的道板,都必须准确切割成长60厘米、宽30厘米大小,以保证整齐拼接,让人行道更平整,脚感更好。
这一施工尺度到底有多严?有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浙大路约2000平方米的人行道板铺设,由10个施工队负责。结果开工后有5个施工队请求退出,他们自认为没有办法达到施工要求,最终更换了其他符合要求的施工队伍。
居民挑刺
全程参与
今年1月中旬,浙大路街口的曙光新村9幢第一个完工。曙光社区党工委书记秦容迪盯在现场,看着包裹在建筑外的脚手架慢慢被拆除。这是整个浙大路改造的“样板房”,它的作用是接受周围居民的“集体检验”,大家都没有异议了,浙大路改造工程才能全面铺开。
如果说前两场PK赛的主角是设计院、是施工队,那么这一次,是一场没有对手的竞争,是“自我找茬”“请人挑刺”,秦容迪表示压力很大。
为什么要这么干?“曙光社区牵涉到浙大路改造的共有90户居民,每一户都可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好心没办成好事,这样的例子以前不少见。所以,这个流程必须有!”秦容迪说。
从去年年底开始,曙光社区的工作人员对这90户住家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第一次走访,是告诉大家要改造,第二次走访,是告诉大家去看设计方案、提提意见,第三次上门,是请大家去给“样板房”挑刺……每家住户,少则三四趟,多则十几趟。社区干部每天跑上跑下很辛苦,但手里积累起的老百姓的意愿,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