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客人体验书法。 记者 李忠 摄
核心提示
国际化城市是世界城市格局中的高端形态,也是引领全球城市发展进步的旗帜和标杆。文化软实力是城市之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城市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为国际化城市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凝聚各阶层群体的重要力量。所以,杭州提高国际化水平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强化文化自觉,确立国际化的文化发展理念
——弘扬核心价值观。着力扩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推动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群众中落地生根,不断巩固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导向,引导树立“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的价值追求,建设共同精神家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体现到法规规定和政策制度中,细化为市民文明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则、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把共同价值内涵融入国际化城市建设之中。
——彰显城市人文精神。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失去社会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积极倡导“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文化精神,强化人们主流规范的认同,塑造市民健康的道德品质,为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律、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树立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塑造人们的精神品格,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发挥道德的整合作用。
加强综合保护,打造世界级的城市文化品牌
——加强城市文化精华的保护传承。立足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面向世界,区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从杭州独具特色的西湖山水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良渚文化、南宋文化等中继承和创新,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遵循地域文化脉络和自然格局,保护和传承其精华,突出其特色与个性,增强文化多元性、融合性的吸引力,建设多元开放的文化名城,打造富有杭州文化特色的世界级城市文化品牌。
——加快城市文化遗产的申遗步伐。以西湖、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加快良渚遗址申遗步伐,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标准,加大良渚遗址沿线各种开发项目的整治力度,改善良渚遗址的环境风貌,争取早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加强城市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重点加强文化景观的保护,强化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在重点保护好遗产本体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西湖的重要景观线和关键视觉要素,维护西湖湖山一体、山水相依的景观风貌;加强游客管理和节假日限制客流,切实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严格控制遗产区域内的建设活动,所有新建项目都要通过文化遗产环境影响评估,防止城市发展对西湖景观区域的渗透;建立文化遗产监测机构,对可能影响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全面、持续和科学的监测,及时掌握遗产的发展变化,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始终保持西湖文化景观良好的保护状况。
——创新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将申遗后西湖承诺的“六不原则”写进《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始终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的“六不原则”;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做好西湖、运河、良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