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闷在“蒸笼”里的杭州降降温 定制一条“城市风道”是否可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8-18 06:56   

    新闻导读:夏天最热的时候,坐在弄堂口,吹吹穿堂风,是一种最天然的纳凉方式。那么你是否想像过,在杭州城里,也能规划建设一条城市风道,给闷在“蒸笼”里的城区降降温呢?

 

    杭州首次运用大数据模拟进行城市风道研究,初步成果年底出炉

给闷在“蒸笼”里的杭城降降温 定制一条“城市风道”是否可行

    对于很多老杭州而言,夏天最热的时候,坐在弄堂口,吹吹穿堂风,是一种最天然的纳凉方式。

    那么你是否想像过,在杭州城里,也能规划建设一条城市风道,给闷在“蒸笼”里的城区降降温呢?

    据了解,在国内外的不少城市,都已经开始进行城市风道的相关规划和建设,也有不少地方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城市风道不仅可以吹走空气中的雾霾等污染物,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局等部门最新获悉,目前,杭州市也正在进行城市风道的相关研究,而且,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对城市风道的建设进行数据模拟分析。

    那么研究的进展如何?城市风道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杭州首次在国内运用计算机

    对城市风道建设进行数据模拟分析

    城市风道,又叫做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就是将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的通道,依托江河湖泊、绿道、街道等开阔空间来进行设置和布局。

    杭州的地理格局是“三面环山一面城”,如果能够建设起一条“城市风道”,让风可以穿城而过,就能将雾霾等污染物统统吹走,净化城市环境。而且,在高温天里,城市风道犹如一把天然的电扇,能给杭城降降温,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几年前,杭州市曾经做过一次“杭州市通风廊道评价研究”,对杭州市的城市通风现状做出了一个整体评价,在那次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气象局、杭州市环保局合作,研究怎样在杭州市建设一条“城市风道”。

    杭州市的“城市风道”研究项目是在2013年底正式立项的,在立项之后,杭州市规划局委托的设计院也专门派团队到德国斯图加特进行了考察,也到国内的不少已经在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的城市进行学习。

    目前,国内有不少城市进行了与城市风道相关的规划编制,但是大多数都还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杭州市关于城市风道的研究,目前正委托南京信息科技学院进行数据的模拟分析,这也是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对城市风道的建设进行数据模拟分析。

    这样一来,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具体的风道位置,科学判断出城市风道建成之后能给杭州带来的实际效果。

    数据模拟通过三个层面同步进行

    为杭城选一条效果最好的风道

    现在,杭州市正在进行的城市风道数据模拟分析主要模拟了三个层面:

    其中,宏观层面主要是分析杭州大的城市格局,包括主要的山体、河流、湖泊等自然格局,来研究杭州的整体通风情况。

    对于杭城来说,城市的南面、西面、西北面有不少的山岭,北面有半山、超山等,只有东面是平原,钱塘江沿老城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去。

    有专家认为,原本夏天清凉的东南风可以长驱直入,经过钱塘江上空时,还能夹带一些凉润的江风,一路向老城区和西湖吹去。

    但是,随着这些年杭州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钱江新城、滨江区和萧山北部新城的建设,大批高层建筑成排成片地矗立在钱塘江两岸,正好阻挡在风向杭州主城区吹去的行经路线上,于是大部分东南风被遮挡住了。

    中观层面主要选取了钱塘江边的两个控规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和市中心相比,这些区域由于受到高楼的遮挡较少,所以风会比较大,更有利于进行数据模拟分析。

    而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在两个控规单元中,随机选择了几个小区来作为模拟样本,主要研究内容会更加细致,比如建筑物的排布要如何布局,到底是一幢楼的通风效果好,还是一排楼的通风效果好,楼的高度要多少,建筑物和风的夹角需要多少度,通风效果才会更好等。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夏天站在两头通透的巷子里,就会有穿堂风吹过,很凉爽,城市风道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杭州市规划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模拟在同步进行,我们想做的研究是,为什么这里会是一个风道?这个风道的宽度怎么控制?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前提下,留出怎样一条风道,让城市的舒适度可以维持在一个均衡水平,让大家即使在高温酷暑的时节,也不会感觉到特别炎热。”

相关:引风进城吹霾靠谱吗?到底有多大效果?

如何完善城市的“新风系统”?

科技助力,杭州要越来越智慧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詹程开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夏天最热的时候,坐在弄堂口,吹吹穿堂风,是一种最天然的纳凉方式。那么你是否想像过,在杭州城里,也能规划建设一条城市风道,给城区降降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