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沈浩
杭州市环保局、市气象局昨回应读者疑问
引风进城,是让霾快速消散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同时杭州还通过六方面“整治”狠抓大气污染
相关报道:杭州正在研究建设“城市风道”
杭州正在研究建设“城市风道”,从城市外围引风进城吹走灰霾。
昨天,快报的这则消息,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不少人打电话到快报热线85100000说,雾霾重重之下,杭州市相关部门及时想办法应对,倒是挺符合实际的。但是,什么是“城市风道”?引风进城吹霾,靠谱吗?到底有没有效果,会有多大效果?城市房子已经建成了,难道要大拆大建搞一些穿堂风来吹吹?我们是不是应该花更多力气致力于大气污染物的治理?
就读者的以上疑问,昨天快报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等相关部门。
什么是“城市风道”?
杭州市环境气象中心主任马万里说,形象点说,就是让风通过的廊道。
譬如夏天站在两幢高楼之间,你能感觉到“弄堂风”特别大。这两幢楼之间的弄堂,就可以称之为“风道”。
所以,风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物体。有些人以为它是一个管道,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贯穿于城市中的“大弄堂”,无遮无挡,风可以快速“蹿”进“蹿”出。
建“城市风道”,要大拆大建吗?
但是想让风无遮无挡,不是件易事,就像有些读者说的:城市已经形成,难道要大拆大建?
不需要。
昨天,马万里主任说,他们搞的这项“城市通风廊道”课题只是一项研究,希望定量化找到风对霾的消散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譬如,他们经过研究发现,杭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对消散主城区雾霾很重要,建议最好在城市的东南方向留一条“风道”。而刚好这时,杭州想在一条东南向的主干道尽头建一座高楼,也就是说,正好建在了风道上。
那么,此时从“城市通风廊道”的考虑提出建议,城市规划部门能否重新考虑建这幢高楼的可行性:或者不建,或者高楼“侧”个身,给风让条道出来……
这幢楼让一点,那幢楼的样子变一点,慢慢地,就在城市里形成了一条东南向的廊道。廊道里有的地方是马路,有的地方是公园绿地,有的地方是水塘,但总而言之,整条廊道上没有能阻挡风的大型建筑物,从东头到南头,一览无余。
这就是“城市通风廊道”课题的意义,它对杭州市的影响可能需要假以时日,一步步来实现。
也就是说,建设“城市风道”,并不需要大拆大建。它可以结合旧城改造、结合杭州市的城市规划、结合具体项目审批、结合我们的公园建设、生态带来打造,有意识地逐渐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通风廊道”更多的是一种对城市结构的改造,对城市功能的完善。
引风进城吹霾,到底有多大效果?
这个问题,昨天马主任没有正面回答我。他先给我讲了霾的成因——
霾形成的内因:城市内工业污染源排放、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烧饭烧菜时的油烟等。
霾形成的外因:降雨少,霾没法得到稀释;城市通风能力弱,霾不能迅速扩散,导致长时间积聚。
从上述原因就可看出,引风进城,虽然看起来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但却是迅速减少霾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在这次研究课题中,马主任他们将重点研究不同的风力、风速究竟可以吹散多大面积的霾、速度有多快等具体问题;同时,要了解不同年代的城区建设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包括扩散轨迹和浓度分布等;还要专题研究城西山体对城市通风能力的影响——因为有人认为,杭城“三面环山一面城”,城西山体是主城区霾不易扩散出去的一大“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