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源头第一村的美丽“蝶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6 06:55   

    起初,白沙村只有不到10家的农家乐,如今已增至170多家,几乎家家都开,农家乐从“不被看好”逐渐变成了村里的“摇钱树”。

    拿郤华毅一家来说,3层小楼的农家乐,20多个房间,他的爱人是厨师、母亲是服务员,一家人把农家乐开得很红火,5月到10月旅游旺季时,几乎一房难求。

    上世界80年代末,白沙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800元;1996年增长到3400多元;现在已经达到了5万多元。

    采访中,有些农家乐的主人告诉记者,生意好的农家乐年收入有七八十万元,村里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记者手记

    从砍树到护林

    白沙村人的致富新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探访白沙村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闪现着这句话。

    眼前,一栋栋农家小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中,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溪水,久违的石斑鱼、石蛙随处可见。

    绿水青山成了白沙村的“金山银山”。

    郤华毅是继夏玉云之后,发展起来的村里第二批开农家乐的村民。对于农民生活的改变,他是亲历者,也是受益人。

    农户把垃圾分类、集中打包;村里统一收纳,放在中转站;镇里再收集好一起运出去填埋或焚烧。一层一层,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还有专门的保洁员进行日常监督,就连客房的被子、床单也要统一送到临安市区定点清洗。村里还给每家每户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是谁家扔出来的垃圾一目了然。

    环保、生态工作首先是从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开始,昔日砍树人,如今成了环境的坚定守护者。

    不仅如此,连郤华毅上了年纪的母亲都知道,会腐烂的、不会腐烂的、可以回收的、有毒的垃圾,要分四包分开放。

    “保护山水,就是保护自己。”在经历了一次次尝试后,白沙村旧貌换新颜,成为了全国林改的先进典型。“卖空气”、“卖生态”的新思维,让这里的水更绿、山更青,老百姓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现在,良性循环之下,白沙村人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农家乐里不仅有了卡拉OK、棋牌茶室等,各种民俗活动也融入其中。

    “清明包青团、端午包粽子、中秋烧板栗鸡,让游客一起来体验参与,效果非常好。”郤华毅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热情如水涨船高。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钱祎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