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钱塘江曾经的记忆和念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1-21 06:21   

袁浦渡口

钱塘江杭州段的“最后渡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往钱塘江要在渡口坐船。鼎盛时,钱塘江杭州段有五六个渡口同时运作。后来,钱塘江上的桥多了起来,袁浦大桥造起来,之江轮渡撤了,四桥造好了,南星桥轮渡也没了。袁浦渡口,成了时至今日杭州段唯一留存的渡口。

赵福高,62岁,以前是袁浦渡口管理站站长。今年初他退休,被管理站留用。赵福高27岁退伍后就进入管理站工作,这一干,整整35年。

老赵有两个女儿,这袁浦渡口,就像他的第三个孩子,一守就是大半辈子。码头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画面,时刻能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粮食蔬菜、活禽鱼虾、针头线脑、草绳草包……活络的萧山人坐渡船过江,把这些东西卖到对岸。”

老赵刚工作那会儿,船票只要3分钱一张,大家坐的是没遮挡的木船,只有15米长,一船只能坐30个人。再后来,渡船换成钢制的,不用日晒雨淋,一船可坐80人,还可以运三个轮子的小车子,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三分之一。如今,渡船已经换了好几代,越来越高大上。“浙钱江渡013”就是今年刚换的新客渡船,船长25米,最大航行速度16公里/每小时。

2009年,建造之江大桥的消息,让老赵有些淡淡的忧伤,他以为袁浦码头会随着大桥建成通车而落幕。最终,袁浦渡口还是保留了下来。

老赵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袁浦渡口最鼎盛的时期,有时一天渡客人数800~1000人左右。现在,袁浦渡口的渡客,只有以往的半数左右,不过它依然是百姓出行必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候好班次的话,从萧山闻堰到双浦只要7分钟。附近一些百姓喜欢坐船出来买菜。老底子轧闹猛的氛围,现在还能感受到。”

一支志愿者队伍

七年义务喊潮之路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夏天,慕名前来一睹钱江潮的人不少。看潮的人一拨又一拨,喊潮人坚守了一年又一年。

50岁的胡志耘是江干区“自强”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这支队伍有个喊潮小分队。

2007年8月2日,杭州下沙七堡一丁字坝附近,发生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这起悲剧,让胡志耘很是震动。“我找到家住六堡的屠海良,他是渔民,最熟悉钱塘江的水性。他和我想到了一块儿,我们决定一起组织一支喊潮队。”也就从那时起,这支由残障人士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始了长达7年的义务喊潮工作。

每年7月至10月,只要有潮水的日子,在钱塘江边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辆辆整齐列队的黄色摩托车、一展展飘扬着的红旗、一声声熟悉的“潮来了”……从钱江二桥到九堡大桥,一个来回全程28公里,喊潮队成了江边独特而又温暖的风景线。

这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却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们,觉得我们是多管闲事,扫了他们看风景、游泳、钓鱼的兴。用杭州话说就是吃空,寻开心……”刚开始,大家听了多少有些委屈。时间久了,也都把心放宽了:“大多数来看潮的都是外地人,并不熟悉潮水有多危险,也不是有心要说我们的。”

除了一些不理解还有不易。 “杭州夏天热,一般潮水都是下午一两点钟来,我们要提前一小时从二桥出发,正赶上一天里最热的时间。为了解暑,我每天出门都要带上两大瓶矿泉水。”最早的时候,大家的车都没有装车棚,太阳天天直晒,把大家都晒成了“包公”,衣服都能直接拧出水来。有人中暑了,休息一两天,又会准时来喊潮,“我是队伍里年纪最小的,年纪最大的张保佑已经七十多岁,依然坚持喊潮。还有冯国荣,腿部动了手术,也坚持过来……”

说到并肩作战的队友,胡志耘的声音低了下来,他想到了屠海良。去年年中,屠海良患病离世。他的妻子接过丈夫的“喊潮接力棒”,成了队伍里唯一的女性,也完成了丈夫的夙愿。

就这样,七年寒暑更迭,胡志耘也记不清究竟劝说了多少人。“在我们喊潮的路段,潮水最凶猛的,要数九堡大桥底和下沙猪头角坝。”

胡志耘很感慨,一年年下来,观潮的人也越来越文明,“大家看到我们经过,都会自觉地离开危险位置,有的还会和我们打招呼,聊上几句。其中大多数人,这一辈子可能就遇见一次。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愿意继续坚持下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裘晟佳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