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获全国先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1-20 06:51   

谢双成副市长一行考察我省对口帮扶四川省甘孜州项目

谢双成副市长一行考察娃哈哈涪陵分公司

市经合办主任率企业考察黔东南州投资环境

倾情奉献,扎扎实实做好对口支援

既要输血 更要造血,模式创新推动经济建设

因《康定情歌》而被誉为情歌故乡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与爱情之都的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自治州,江河湖泊众多,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穿流而过。此外,还有从杭州流向那儿的一股股带着浓浓暖意的“项目流”、“人才流”和“资金流”——仅去年一年,杭州帮助甘孜州实施帮扶项目15个,完成率100%。两年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杭州市为甘孜州提供无偿援助资金48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0个,为甘孜州培训人才30名,组织了10余家企业赴甘孜州考察、寻求合作,为甘孜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只是杭州“双对口”工作的一个实例。因为真心帮扶倾情奉献,杭州的对口援建工作一直十分扎实,杭州还一直推进模式创新,不仅输血,还造血。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杭州市经合办支援合作处、西湖区经合办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社会扶贫(东西部协作)先进集体,市人社局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楼春晓被评为先进个人,可谓实至名归。

从政府配置资源为主 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 确保对口帮扶的长效生命力

黔东南州,杭州市对口帮扶地区。在杭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杭州企业家的脚步,不断地踏上这片土地,他们用真情把项目和资金投到了这里,用行动实现了从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到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转变,确保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

2013年9月,市政府率团考察访问黔东南州。杭氧集团、农夫山泉等6家企业负责人随团前往。前往考察的杭州企业了解了黔东南州投资环境和政策,并对企业在黔东南发展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今年6月,市经合办组织康恩贝集团、瑞麟集团、伟星实业等企业负责人考察黔东南州投资环境,并举行了项目对接会。

2013年10月,甘孜州党政团来访,考察了青春宝等杭州企业。12月上旬,甘孜州由政府、企业有关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前来考察交流。杭州经合办为甘孜州代表团与贝因美集团、娃哈哈集团、杭州旅游产品行业协会对接交流做了大量的联络协调工作,对接交流成效明显。

引导企业赴涪陵考察投资是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工作重点,2013年,杭州帮助涪陵区引进了杭州天允科技有限公司涪陵分公司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而早在1994年,涪陵娃哈哈公司就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而成立的,这是娃哈哈在杭州以外成立的第一家分公司。目前娃哈哈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占地84亩和46亩。总投资4亿多元,注册资本2亿多元,引进当今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制瓶、灌装、包装全自动一体化生产线。现在主要生产纯净水、碳酸饮料、果钙奶、125ml/200ml发酵奶、营养快线、呦呦奶茶等。正是这样,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赴对口地区开展项目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为对口地区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对口支援从扶贫型向开发型、从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转变。

援助资金和项目的同时还输出技术和人才 十余年真帮实扶的殷殷真情尽在行动中

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和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1994年至今,杭州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重庆市涪陵区。1996年至2011年,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市。2012年起,对口帮扶四川省甘孜州等四川藏区。

自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和对口帮扶四川贫困地区工作以来,杭州市在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实施无偿援助项目、帮助西部地区培训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杭州市累计实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项目102个。其中实施经济合作项目12个,到位资金6.58亿元。实施社会公益事业项目90个,无偿捐赠资金2517万元。接受涪陵区干部挂职锻炼58人、移民劳务输出5567人次。富阳市接收安置涪陵区外迁移民95户404人;累计为四川省南充市、甘孜州提供帮扶资金13171余万元,实施对口帮扶项目3100个,培训劳务1000余人次,帮助输出劳务800余人次。

杭州还积极组织实施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并取得实效。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工作内容。2007年以来,杭州已组织实施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班20期,培训西部地区学员1024人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根琴 通讯员 何志三 张建荣 彭敏芳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