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律并没有那么准
信欣(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
这样的说法不能算靠谱,但也不能算不靠谱。
我觉得“晴冬至,烂年边”内涵有一定科学性,那就是大气存在准周期的震荡,冷空气有一定的活动周期,就像潮起潮落一样,这段时间下雨,可能隔一定的周期后下雨的概率也高一点。
但这种律动并没有那么准。
而且就冬至来说,基本上是固定在12月21日或22日那两天,但每年过年的日子,前后相差可能会有一个月,有时是跟不上律动周期的。
我曾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做过数据分析,对北京来说,这个规律是很靠不住的。
可能性为50%—60%
2004年,人民网曾转载过《江南时报》的一条消息,当时,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余志豪教授接受媒体采访,讲过晴冬至和烂年边的关系。
余教授认为,有关冬至与过年气象关系的俗语,虽然是古人几千年来长期积累的占天测地的经验,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他说,根据他与南京数位气象权威专家多年来的数据统计和经验,以及之间的相互探讨,一致认为“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清爽年”成立的可能性仅为50%-60%。
年度和季度降水不一定会有规律地分配
在知乎网站(注:是一个真实的问答社区)上,曾经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一位身份标注为“气象信息互动”的网友“郭思佳”这样回答——
“晴冬至,烂年边”的说法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一年中的水汽含量大致是相等的,冬季的降水(雪)量每年的值都相对平衡,如果冬至没有降水,那么这些降水量就会被分配到春节前后。
但是实际上,年度和季度降水不一定会有规律地分配,尽管气象上在冬季的环流和风向有规律可循,但是降水还要受到寒流强弱,地面植被和冷暖空气交汇势力强弱的影响,而这些是不可作长期预测的,或者说预测不会有太大的准确性。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历年气象资料分析,我们总结出“晴冬至,烂年边”的三个结论,你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结论1:
“晴冬至,烂年边”的内在科学道理
是大气的韵律活动
我国古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曾发明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看来,还不禁让人感叹那时的智慧。
同样,除节气外,古人们还发明、总结出许多饱含天气知识、人生哲理的小谚语。这些谚语的发明创造者大多已不为人知,但这些话本身,却因为有一定的道理,并没有被淹没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而是一代代被流传下来。
类似“晴冬至,烂年边”这样总结天气规律的谚语,其中有一部分也被现代科学所认可,它的内在科学是大气的韵律活动。
现代科学认为,大气是有韵律活动的。
地球的大气,好比一个大型乐队。风云雨雪雷电雾霜,就好比这个乐队演奏出的音色丰富的乐章。研究工作表明,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在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新明显起来。就像乐章里的节拍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的直接演变关系,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像“晴冬至,烂年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气的韵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