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冬至,到底烂不烂年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23 07:00   

女孩享受冬日西湖的阳光 记者 胡聪 摄

最近10年气象状况显示:好像不大靠谱

昨天,杭州的天空虽然并不透蓝,但从气象上来说,依然可以算是一个大晴天。

不过,对于昨天的那个晴天,可能有不少人宁愿它不晴吧?因为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晴冬至,烂年边”,大致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天气晴朗,过年就会阴雨绵绵了。

而类似的俗语还有不少,比方说:“立冬晴,邋遢年”、“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等,说的差不多都是同一个道理。

冬至才一天,而过年会放假好几天,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用一个晴朗的冬至,换一个春节的阴雨,怎么算都不划算。昨天当你看到阳光时,不知道脑海里有没有曾闪现过一丝懊恼?或者心里嘀咕过一句:“宁愿今天落雨的。”

“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成不成立?有没有科学道理?有多大的概率?

昨天,快报整理出杭州近十年来的冬至日和除夕、年初一的气象资料,并采访了一些气象专家,想看看“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杭州近十年的气象资料显示

只有2004年符合“晴冬至烂年边”

在“晴冬至,烂年边”这句话里,冬至和晴,是很明确的概念;但是,“年边”和“烂”就相对模糊不清楚了。

“年边”仅仅是指除夕,还是年前?年后?或者全部加到一起?

“烂”是指连续几天下大雨、大雪?或者仅仅只是小雨飘飘就算?

这些问题,古人在俗语里都没有讲清楚。我们暂时自作主张,选取过年最重要的两天——除夕和年初一作为“年边”;把下小雨的日子剔除到“烂”的范围之外,来做一个粗浅的统计分析。

根据杭州市气象台的统计记录,我们找出了从2004年到今年,共10年的气象资料,其中主要是冬至日、除夕和年初一,这三天的降水情况以及气温(详见右图)。

如果仅仅拿这3天做比较的话,这10年中,只有2004年符合“烂”的标准,因为那一年冬至晴,而除夕和年初一雨都下得不小。

2006年、2009年和2011年,冬至都晴,但紧接着的除夕和年初一,都各有一天下过雨或雪,因为下得都不大,所以不算“烂”。

按照这样的标准,近十年来,真正符合“晴冬至,烂年边”说法的,只有2004年一年。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粗线条的统计,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在此做个说明——

第一,在这个统计里,凡是不下雨的日子,我们都用“晴”来表示,忽略了气象上还有多云、阴天等的种类,方便了解;

第二,因为只比较了除夕和年初一,所以,有时或许跟实际情况有些出入。比方说去年,2月9日除夕,杭州晴,但是从2月7日到8日,杭州一直在下雪,2月9日那天杭州还有不少积雪,天气感觉并不好。

而且,作为统计样本,十年并不算长,只是一个抽样,供大家参考着看看。

除了样本分析,昨天,我们还联系了一些气象专家,想听听他们对于这句谚语的评价与分析。

不准的概率高一点

杭州市气象台

以前,我们也做过类似的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说法,准确率最多也就50%的样子,一半一半的概率,这样的概率不算高。

民间谚语是古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气候在不断变化发展,有时古时的总结并不一定适用现在。

就我们的经验来说,“晴冬至,烂年边”,不准的概率高一些。

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

智协飞(天气在线中文网站联合创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我的学生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准确率是比较低的。

或许古代时确实有那么几次,冬至晴朗,过年连续下雨或者下雪,于是古人就把这个当做一个生活小经验总结了下来,但真的一定准吗?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

这种规律并没有那么准

信欣(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

这样的说法不能算靠谱,但也不能算不靠谱。

我觉得“晴冬至,烂年边”内涵有一定科学性,那就是大气存在准周期的震荡,冷空气有一定的活动周期,就像潮起潮落一样,这段时间下雨,可能隔一定的周期后下雨的概率也高一点。

但这种律动并没有那么准。

而且就冬至来说,基本上是固定在12月21日或22日那两天,但每年过年的日子,前后相差可能会有一个月,有时是跟不上律动周期的。

我曾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做过数据分析,对北京来说,这个规律是很靠不住的。

可能性为50%—60%

2004年,人民网曾转载过《江南时报》的一条消息,当时,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余志豪教授接受媒体采访,讲过晴冬至和烂年边的关系。

余教授认为,有关冬至与过年气象关系的俗语,虽然是古人几千年来长期积累的占天测地的经验,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他说,根据他与南京数位气象权威专家多年来的数据统计和经验,以及之间的相互探讨,一致认为“晴冬至烂年边,邋遢冬至清爽年”成立的可能性仅为50%-60%。

年度和季度降水不一定会有规律地分配

在知乎网站(注:是一个真实的问答社区)上,曾经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当时,一位身份标注为“气象信息互动”的网友“郭思佳”这样回答——

“晴冬至,烂年边”的说法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一年中的水汽含量大致是相等的,冬季的降水(雪)量每年的值都相对平衡,如果冬至没有降水,那么这些降水量就会被分配到春节前后。

但是实际上,年度和季度降水不一定会有规律地分配,尽管气象上在冬季的环流和风向有规律可循,但是降水还要受到寒流强弱,地面植被和冷暖空气交汇势力强弱的影响,而这些是不可作长期预测的,或者说预测不会有太大的准确性。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历年气象资料分析,我们总结出“晴冬至,烂年边”的三个结论,你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结论1:

“晴冬至,烂年边”的内在科学道理

是大气的韵律活动

我国古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曾发明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看来,还不禁让人感叹那时的智慧。

同样,除节气外,古人们还发明、总结出许多饱含天气知识、人生哲理的小谚语。这些谚语的发明创造者大多已不为人知,但这些话本身,却因为有一定的道理,并没有被淹没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而是一代代被流传下来。

类似“晴冬至,烂年边”这样总结天气规律的谚语,其中有一部分也被现代科学所认可,它的内在科学是大气的韵律活动。

现代科学认为,大气是有韵律活动的。

地球的大气,好比一个大型乐队。风云雨雪雷电雾霜,就好比这个乐队演奏出的音色丰富的乐章。研究工作表明,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在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新明显起来。就像乐章里的节拍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的直接演变关系,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像“晴冬至,烂年边”、“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气的韵律活动。

结论2:

强冷空气的震荡周期约为30天

但春节离冬至并不是每次刚好一个月

虽然大气有内在的规律活动,但这样的韵律并不一定会非常准确。因为就大自然来说,它稍微“打个盹”、“歇口气”,慢一拍或快一拍,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大气的律动是一个大的气候学概念,要放到很大的时间跨度,以及很大的空间尺度上去看的,并不像日常的天气预报那样,可以立马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说,就一般的规律而言,强冷空气的震荡周期在30天样子,前一股强冷空气和后一股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隔时间,经常会在30天左右。低纬度的大气震荡周期(也可以看成是暖湿气温活动)一般为40-50天。

也就是说,如果冬至刚好有强冷空气来,但没有暖湿气流影响,会是一个晴天;而一个月后,下一股强冷空气再来,而这时又跟上暖湿气流到来的周期,冷暖空气交汇,很容易形成雨或者雪。

但是你看,这样必须需要满足好几个条件,各个方面都要合拍才行。

另外,最关键的是,每年冬至的日期是大致规定的,但过年的日子前后就会相差很多,前后相差十几、二十天是很平常的。

规律和节拍哪有可能每次都配合得刚刚好?

结论3:

晴冬至是否会烂年边?

人们的关注力是问题的关键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热传的消息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就是网友们把萧敬腾叫做“雨神”,因为据说他到哪里,哪里就下雨,很灵。

真的那么神吗?

中国气象局官网“中国天气网”正儿八经做了一次统计,发现“雨神”的43天出行中,共有26天遇到了降雨,占总数的60.46%,几率只比抛钢镚高一点。

后来,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萧敬腾效应”。中国气象局说,这类似于墨菲定律和“孕妇效应”。

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对于这个定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越怕出事,越会出事。墨菲定律说,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孕妇效应”,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是个有趣的现象。意思是说,偶然现象随着自己的关注度增加后,就会让你觉得变成了普遍现象。比如孕妇就特别容易在街上发现其余怀孕的人,因为她不自觉地总会关注到“怀孕”这件事。

一洗车就下雨,萧敬腾一来就下雨,甚至晴冬至、烂年边,差不多都是这种心理的反应。

如果有一年冬至晴朗,而过年刚好下雨,你察觉到后,或许这个印象就会被深深印在脑海里。而另外那些晴朗、气温波澜不惊的春节,很可能就会忽视掉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顾怡 制图 高薇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