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冬至,到底烂不烂年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23 07:00   

女孩享受冬日西湖的阳光 记者 胡聪 摄

最近10年气象状况显示:好像不大靠谱

昨天,杭州的天空虽然并不透蓝,但从气象上来说,依然可以算是一个大晴天。

不过,对于昨天的那个晴天,可能有不少人宁愿它不晴吧?因为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晴冬至,烂年边”,大致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天气晴朗,过年就会阴雨绵绵了。

而类似的俗语还有不少,比方说:“立冬晴,邋遢年”、“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等,说的差不多都是同一个道理。

冬至才一天,而过年会放假好几天,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用一个晴朗的冬至,换一个春节的阴雨,怎么算都不划算。昨天当你看到阳光时,不知道脑海里有没有曾闪现过一丝懊恼?或者心里嘀咕过一句:“宁愿今天落雨的。”

“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成不成立?有没有科学道理?有多大的概率?

昨天,快报整理出杭州近十年来的冬至日和除夕、年初一的气象资料,并采访了一些气象专家,想看看“晴冬至,烂年边”这样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杭州近十年的气象资料显示

只有2004年符合“晴冬至烂年边”

在“晴冬至,烂年边”这句话里,冬至和晴,是很明确的概念;但是,“年边”和“烂”就相对模糊不清楚了。

“年边”仅仅是指除夕,还是年前?年后?或者全部加到一起?

“烂”是指连续几天下大雨、大雪?或者仅仅只是小雨飘飘就算?

这些问题,古人在俗语里都没有讲清楚。我们暂时自作主张,选取过年最重要的两天——除夕和年初一作为“年边”;把下小雨的日子剔除到“烂”的范围之外,来做一个粗浅的统计分析。

根据杭州市气象台的统计记录,我们找出了从2004年到今年,共10年的气象资料,其中主要是冬至日、除夕和年初一,这三天的降水情况以及气温(详见右图)。

如果仅仅拿这3天做比较的话,这10年中,只有2004年符合“烂”的标准,因为那一年冬至晴,而除夕和年初一雨都下得不小。

2006年、2009年和2011年,冬至都晴,但紧接着的除夕和年初一,都各有一天下过雨或雪,因为下得都不大,所以不算“烂”。

按照这样的标准,近十年来,真正符合“晴冬至,烂年边”说法的,只有2004年一年。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粗线条的统计,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在此做个说明——

第一,在这个统计里,凡是不下雨的日子,我们都用“晴”来表示,忽略了气象上还有多云、阴天等的种类,方便了解;

第二,因为只比较了除夕和年初一,所以,有时或许跟实际情况有些出入。比方说去年,2月9日除夕,杭州晴,但是从2月7日到8日,杭州一直在下雪,2月9日那天杭州还有不少积雪,天气感觉并不好。

而且,作为统计样本,十年并不算长,只是一个抽样,供大家参考着看看。

除了样本分析,昨天,我们还联系了一些气象专家,想听听他们对于这句谚语的评价与分析。

不准的概率高一点

杭州市气象台

以前,我们也做过类似的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说法,准确率最多也就50%的样子,一半一半的概率,这样的概率不算高。

民间谚语是古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气候在不断变化发展,有时古时的总结并不一定适用现在。

就我们的经验来说,“晴冬至,烂年边”,不准的概率高一些。

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

智协飞(天气在线中文网站联合创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我的学生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晴冬至,烂年边”的准确率是比较低的。

或许古代时确实有那么几次,冬至晴朗,过年连续下雨或者下雪,于是古人就把这个当做一个生活小经验总结了下来,但真的一定准吗?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监测,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顾怡 制图 高薇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