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东湖村的沈国华,对着自己的三条甲鱼棚,这两天有点发愁。
今年余杭政府全额补贴养殖户换置环保热风炉,可新炉子才换到一半,消息传来:余杭决定对临东、南苑两个街道的温室甲鱼全面退养转产。
东湖村里像沈国华一样的600多家养殖户都踌躇起来: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如果将视角拉远,其实整个浙江已开始在温室甲鱼退养转产的布局中落子——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让寻策求变的目光都盯上了杭嘉湖地区的甲鱼村。余杭、海宁、湖州东林三地温室甲鱼先后开始退养转产,总面积近400万方。而未来3年,全省要整治的甲鱼棚达600多万方。
曾经每天忙活三小时就把钱挣了的温室甲鱼养殖,走到了十字路口:退养转产,或者,产业升级。
以前一天只要忙3小时
一年净赚二三十万
余杭东湖村有600多户养殖户,行情好的年份,一条甲鱼棚一年净赚七八万。
沈国华家有3条甲鱼棚,棚里的事是妻子料理的。每天早上8点半,沈国华的妻子会进棚喂饲料、点炉子(仅冬季),之后就回家烧饭、照顾老人。到了下午四点,妻子会再进棚喂一次食、点两个炉子。
以沈国华家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天为温室甲鱼忙上3小时,好的年份,一年就能净赚二三十万。附近几个村都来养甲鱼,图的就是这活轻松好挣钱。
在浙江,温室甲鱼养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了。
甲鱼生病,打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看病;要买甲鱼苗和饲料,一个电话,送货上门;卖甲鱼就更不用愁了,每年下半年,采购商会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明码标价。
“小户散户垂涎经济效益,温室盲目无序地上马,不但降低了甲鱼品质,更加重环境负担。”杭州市养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毅说,以杭州地区为例,现有温室甲鱼面积是280万平方米,去年一年,温室甲鱼产量3.45万吨,余杭就占到2万吨。可这些甲鱼棚为了省钱,大多都常年燃烧木渣甚至建筑废料来供暖。
看到了荷包鼓鼓,却忽略了天空灰蒙。
今年余杭政府全额补贴养殖户换置环保热风炉,但政策实施了半年多,推进速度缓慢,只有不到15%的人主动认领更新了设备,原因还是在成本上。
11月26日下午,沈国华正在自家大棚里装新炉子,他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前,街道里又来催大家换炉子,他和大多数养殖户一样不愿意换。“今年温室甲鱼收购价才14元/斤,我卖一斤要亏1块,如果换了新炉子,就要用颗粒燃料了,这成本就更高了。”
炉子还没装完,那天街道又打电话给沈国华,只告诉他一句话:炉子不用再装了。
沈国华心里明白:这温室甲鱼,政府怕是不让再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