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由杭州市政协主办的“辛亥革命与杭州”大型学术论坛隆重召开。来自境内外100余位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学者、文史工作者汇聚杭城,回望历史,缅怀先烈。
1911年11月5日,武昌起义后仅二十余天,以光复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占领杭州城,成立浙江军政府,选举产生浙江临时省议会,摧毁了清王朝对杭州的统治,吹响了辛亥革命在杭州的胜利号角。杭州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现存的徐锡麟墓、秋瑾墓、章太炎旧居、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墓等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
徐锡麟案见证一段特殊历史
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清政府已经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良——“预备立宪”,但最终革命还是跑在了改良之前。所以,这场改良与革命赛跑的历史进程,自然会引起后人的关注。
浙江大 学历史系教师张凯所著论文《立宪与革命的协奏》,重点关注的是:“清末舆论视野中的徐锡麟案”。
在武昌起义之前,对清廷震动最大的起义,就是浙江绍兴人徐锡麟在安庆发动的起义(1907年),当场打死安徽巡抚恩铭等人。章炳麟的评价是:“安庆一击,震动全国,立懦夫之志,而启义军之心,则徐锡麟为之也。”所以,后人都认为徐锡麟的安庆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大大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然而,张凯提供的不少晚清报刊史料表明:当时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派人士也曾借此案大力宣传“以立宪来消弭革命”的主张,敦促清政府加大立宪步伐。1907年7月27日,《申报》就曾发表评论认为:“早一日实行立宪,即早一日弭革命之祸。”
当时,君主立宪派人士的观点是:既然革命党人主张“一国之政治,随一国人民之意志”,那么,“政府此时,如能施行立宪政体,一反专制行为,则所谓革命党者,将不解而自散,不杀而自平。”
但是,晚清执政者的举动,却让立宪派人士很失望。在处置徐锡麟案时,执政者就不按法律办事,他们不仅割了徐锡麟的头,而且还挖了徐锡麟的心,煮了徐锡麟的肝。
立宪派人士马上在报刊发表了《论办理徐锡麟案之与立宪相反》的文章。立宪派人士认为:“徐锡麟一案,当以文明之刑法治之,不当以野蛮之刑法治之,方足以坚天下之信,而促立宪之进行。”
本来,立宪派是想借徐锡麟案推动君主立宪的步伐更快一些,结果却让他们感到了寒心——政府的举动恰恰与立宪精神大相径庭。围绕徐锡麟案的相关文献资料,见证了晚清一段革命与改良赛跑的历史进程。
晚清著名的立宪派人士汤寿潜是浙江萧山人,他担任的浙江铁路公司总理一职,是通过依法选举获得的,所依法律就是清政府颁布的商律。然而,在1910年8月,清政府居然以一纸命令将民选的汤寿潜“即行革职,不准干预路事”。看到清政府如此无视法律,作为立宪派首领的汤寿潜还会在改良的道上一直跑到黑吗?因此,在辛亥革命杭州光复的那天,汤寿潜也就做了革命军中的浙江都督。
《浙江潮》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浙江省历史学会会员蒋逸人关注的是:辛亥革命期间,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他认为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有一本1903年10月5日出版的《社会主义神髓》中译本。蒋逸人说:“此书的作者是日本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先驱——幸德秋水。日文原著第一版问世于1903年6月。3个月后,《浙江潮》编辑部就出版了此书的中译本。”
《社会主义神髓》中译本,将马克思译为“马尔克思”,恩格斯译为“音盖尔”,把《共产党宣言》译为《共产党宣言书》,把阶级斗争译为“阶级战争”,把共产国际译为“万国劳动者同盟”。书中说:“一千八百四十七年,马尔克思与其友音盖尔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书》,评论阶级战争之由来及其要终,并谓万国劳动者同盟以来,社会主义俨然成一科学,非若旧时之空想狂热也。”
可见,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学说,已进入中国。而承担此书出版工作的《浙江潮》编辑部,则全是留学日本的浙江籍学生。
1902年旧历10月,101位浙江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浙江同乡会,并决定创办一份月刊——《浙江潮》,分政法、哲理、教育等门类,大篇幅地介绍新思想、新文化。
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特聘委员张学勤认为:“虽然,辛亥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在革命期间涌动的思想解放运动,所宣传和传播的就不仅仅只是资产阶级的各种学说。辛亥之前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虽然对辛亥革命影响不大,但是,对后面革命运动的影响就值得认真研究。”
浙江图书馆这一“孤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最早进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此书也见证了浙江人开始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切时间。
浙江革命军奔赴江苏攻克南京
辛亥革命,首义是武昌(1911年10月10日)。此后,东南各省纷纷响应,杭州也于11月5日光复。
然而,杭州光复之后,革命形势却相当严峻。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袁的北洋军沿京汉路南下,接连攻下汉口、汉阳两镇。首义之地——武昌已面临重大威胁。而东南重镇南京有清军重兵驻防,当地革命军仅靠自己的实力无法拿下南京。光复后的东南各省也都感受到来自南京的巨大威胁。
上海学者邵雍、万飞提交的论文是《辛亥革命期间的沪杭联动》。该文说:当时,“陈其美(沪军都督)认为单靠一省一地的兵力难以攻克南京,要实现江苏全省的光复,减轻武昌方面的压力,必须联合江、浙革命军一致行动。”于是,陈其美分别致电浙江都督汤寿潜、苏军都督程德全,提议组织江浙联军,合力攻克南京。上海则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
此后,浙江派遣一支3000余人的部队,于11月15日到达江苏镇江,与江苏(包括上海)各部队组成江浙联军。23日,江浙联军发起攻克南京战役。经过9天血战,于12月2日占领南京。
江浙联军攻下南京后,严峻的革命形势顿时扭转。南京立刻替代武昌成为新的革命中心,为革命党人建立全国性的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浙江都督汤寿潜对此曾作评语:“共和之业,基于武昌,成于江宁(南京),卒乃定于统一。”
在攻克南京的战役中,浙军由于“战斗力最强,作战最勇”,所以功勋最为卓著,如攻克南京最关键的一仗,也是牺牲最为惨烈的一仗——夺取南京天保城,就是浙军担当的。战后,40多具浙军阵亡将士的遗骸被移送回杭州下葬。如今,这座“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就坐落在凤篁岭下的南天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