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执法人员正在查处黄鱼车。
每个城市,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每天都在解决,却往往会旧病复发。令人头疼的“黄鱼车”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本报报道了杭州小区巴士,因被黄鱼车抢生意等原因,经营惨淡,入不敷出,小区巴士大退局。
南京人朱先生在网上看到了我们的报道,特地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今年“五一”小长假,他到西湖边来玩,在白堤附近,都没空看风景,因为要忙着应付上来兜生意的黄鱼车司机。
屡禁不止,死灰复燃。对于杭州的“黄鱼车”,难道真的像姚明的勾手那样——无解?
昨天上午,记者从断桥走到平湖秋月。一路上,时不时地从路边蹿出一个男子,问你去哪里?要不要坐车?
他们找的,大多是背着个大双肩包,或者手里拿着地图的人。
走到一个自划船码头,还没等船工开口揽生意,一个中年男子先兜起了生意:“小姑娘儿, 到西湖边来旅游啊?我带你去荡一圈,20块钱游西湖10个景点,去不去?”
这么便宜?有些外地游客不太相信,但中年男子仍“穷追不舍”,一直缠在后面“滔滔不绝”,说这里是出租车禁区,的士都开不进来的,也没有公交车,走出去很远的……
有三位外地游客听了有点动心,想想也挺合算的。记者跟着他们一起上了车。
车子是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开出西泠桥后,就往杨公堤走。
开到曲院风荷前,游客希望能进去看看荷花,司机以公园门口不能停车为由,就把车开走了。
一路上,面包车就没停过,开到雷峰塔后,游客想进去看看,司机就叫大家先付20元车钱。等游客从雷峰塔出来,车子早就不见了踪影。
游客们这才意识到上了黄鱼车的当,一个免费景点也没享受到。
西湖边的黄鱼车司机说
20元钱可以游10个景点
目击
黄鱼车野导一月最高赚10万
揭开杭州黄鱼车背后的生存逻辑
为什么黄鱼车会屡禁不止?杭州市运管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家口中的黄鱼车,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火车站、客运场站和城乡接合部等区域,时段主要集中早晚高峰、节假日等出行高峰,这些区域和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人流量大、交通工具需求量大,公共交通运力不足,疏散人群的交通功能比较欠缺。
黄鱼车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近几年城市的发展,道路运输客流持续升温,城市交通过于拥挤,特别是节假日客流高峰期间,在风景区、车站、商圈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无法短时间内疏散客流,这就给黄鱼车提供了生存的空间,黄鱼车就是利用交通拥堵、公共交通周转不灵、人们焦急等车的心态进行非法营运。
其次,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也是产生黄鱼车的原因之一。比如城市周边地区,公共交通配套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公交出行网络不够完善,甚至仍有空白点,市民出行不便,往往不得已选择了黄鱼车,造成了黄鱼车泛滥,甚至出现了争抢正常营运车辆的客源。
最后,高额的利润诱惑也是黄鱼车存在的原因。准入门槛低,不需要技术含量,对车辆也没有要求,加上运营成本低而运价不低,导致一大批人把开黄鱼车作为谋生手段。
该负责人表示,运管部门历来非常重视打击非法营运工作,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打击非法营运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对杭州市区内各大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市区繁华路段、西湖景区景点全面打击非法营运。
根源
黄鱼车为何屡禁不止?
交通拥堵是问题关键
在杭州范围内,合法载客的汽车分为四类:出租车、旅游包车、班车、专线小客车。
西湖边的黄鱼车,大多都带点野导的性质,很多都是来自安徽、河南、江西的人开的,之间沾亲带故,又互通声气,这些黄鱼车往往以很低的价格诱骗游客上车,然后和珠宝店、茶叶店等联手宰客。
他们用的车大致分为两种:有证的旅游包车(主要是小型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无证的,俗称“黄鱼车”或“黑车”,这一种,肯定是非法营运。而在汽车站里的黄鱼车,都是非法营运。
黄鱼车虽然是老大难问题,但有关部门一直在想尽办法解决。
就拿西湖景区来说,景区运管每个星期就要开展三四次联合执法行动。前天,在断桥、净寺一带,就查扣了三辆黄鱼车,昨天又在灵隐一带,进行了联合执法行动,也查到了三辆。
今年1到7月,交通部门查扣涉嫌非法营运机动车863辆,其中处罚到位(罚款1—3万)807辆。
“目前对非法营运的处罚基本依据《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处罚额度为1-3万元,部分驾驶员认为处罚金额高于车辆本身价值,拒绝接受处罚,而强制执行手段不足,使处罚难以落实到位。”相关负责人说,非法营运违法事实的存在认定需要发生在双方确认车费或者缴纳了车费、在营运过程中或者完成了营运事实之后,这一时间点发生得比较迅速,且多发生在相对隐蔽的车厢中,难以在现场直接取证,需要向驾驶员和乘客双方进行取证,而部分乘客因为法律意识不强,不愿意对执法进行配合,加剧了取证难度。
在对非法营运查处过程中,由于交通运管部门只对车辆有保存证据的权利,而对驾驶员本身没有人身限制的执法权限,往往遭遇到拒不配合和暴力抗法事件,仅在上半年的执法中,就有30余名执法队员遭到暴力抗法,受伤事件多发。
举措
每月查扣黑车超过百辆
无奈的是整治取证很难
昨天下午3点,记者想从报社打的去汽车南站,正好在体育馆门口碰上一辆别克商务车,司机探出脑袋,向记者招手:“去哪里?”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以15元的价格成交。
司机自称叫黄克,车子是自己的,但挂在某公司下面,公司有事随叫随到,平时自己就跑跑黄鱼车,挣点外快。
昨天下午4点,杭州汽车南站,很多大巴刚刚到站,乘客们在出租车等候处,排起了20米的长队,但出租车却少得可怜,几乎是每隔三五分钟才来一辆。
“这个时候,出租车正好交接班,没车子是很正常的。”附近一家小卖部的老板说,“所以黄鱼车多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