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申请信息想要保密不可能银行:确实可能“被”挂失、被盗刷
昨天,本报对有人因为个人信息泄漏后,信用卡被人盗刷了9000余元(详见本报7月4日第4版)做了相关的报道。不少读者在看了报道后向记者反映说,现在的许多个人信息都几乎已经公开化了,如果一个电话就能把信用卡挂失,真的让人感觉太危险了。
信用卡申请表上所填信息
读者纷纷表示想要保密不可能
真的如读者所说,一个电话就能把信用卡挂失吗?
昨天,记者向市内的多家银行进行了咨询。银行方面的回答基本一致,必须是信用卡持卡人本人提出挂失,才能进行操作。
那身份核实又是如何进行的呢?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会根据客户申请信用卡时,填写的申请表来进行核实。
为了了解清楚银行所说的申请表。昨天,记者特意选取了工商、建设等几家国有银行的信用卡申请表进行了查看。
记者发现,申请表上所要填写的内容主要分成申请卡种、基本资料、职业资料、联系人资料等几大块。而每一块内容里又有若干的小问题需要填写,比如在基本资料里,会要求填写上证件、婚姻状况、住宅电话等,而职业资料里则会要求填写上单位名称、电话、单位性质、职务等信息。
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需要填写的内容大约在30条以上。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在核实身份时,一般都会从这些内容中随机抽取一些,与卡主进行确认。
不过,有不少读者对银行这一做法也表示出了担心。读者认为,银行核实身份的这一步骤看似安全,但其实申请表上的许多内容,都已经变成半公开化了,比如像身份证信息、工作地址等,不法分子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
银行承认信用卡存在被别人挂失风险
保护好密码能降低被冒领、盗刷可能性
对于读者的担心,银行方面也表示的确存在这样的风险。如果有人真的掌握了客户在申请表上所填写的信息,然后通过电话对持卡人的信用卡进行挂失,是可以挂失成功的。
不过,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即使是被其他人挂失成功了,不法分子要想用卡,还需要经过补卡这道程序。而银行在补卡方面也会有相应的程序。
新的信用卡制作完成后,银行会与持卡人在领取方式进行沟通,根据客户的选择,将信用卡以邮寄或者到柜面领取的方式,交给客户。
而这一步骤,银行打电话沟通的是真正的持卡人。如果不法分子想冒充真正的持卡人,必须让银行的电话打给自己,这也势必要求对方对原先持卡人所填写的联系方式进行更改。而更改这类信息,大部分银行都是需要通过输入交易密码来完成的。
因此,银行方面也表示,密码的设置对于持卡人来说是最私密,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如果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被人破解了。那么,被盗刷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个人信息泄漏途径多
法律监管尚不完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信息泄漏的途径数不胜数,一不留神,自己的资料就被泄漏了出去。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市民难免会与通讯、保险、房地产中介等机构进行联系。而不法分子就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从这些地方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
还有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收到不少的简历,而这些包含大量个人信息的简历一旦被随意丢弃或者任意公开也会被人所利用。
除此之外,各大搜索引擎也成了个人信息的最大漏洞,在这些搜索引擎上往往可以轻而易举地查到具体的个人资料。
但尽管如此,有关律师认为,我国除了对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泄漏公民个人信息方面,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外,至今仍然没有一部全面规范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法律对个人信息的监管还是一块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