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算,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连续8年保持高基数上的两位数增长,预计为11800元左右,增收达1100元。
●明年起启动实施杭州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8000幢农村历史建筑的综合保护。
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余杭区召开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暨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坚持杭州的特色、创新和品牌,继续抓好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全省发挥好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要总结成功经验、确立“五种理念”、坚持“六大原则”、落实“六项举措”,启动实施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好8000幢农村历史建筑,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添上亮丽一笔。
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项勤,副市长张建庭,市政协副主席朱祖德等出席会议。副市长何关新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汇报。余杭区、市园文局负责人分别汇报了余杭区农村古建筑保护与农村居民高层公寓建设、杭州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会前,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的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王国平指出,2009年是杭州新农村建设极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落实农民工“八个有”、“城中村”改造、“一绕四线”综合整治、“联乡结村”共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八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谋划落实好2010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重点是要围绕“保增长”,确保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扩内需”,加大“四农一村”投入,促进农民和农民工消费;围绕“调结构”,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围绕“增活力”,推动农村改革攻坚;围绕“重民生”,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围绕“抓稳定”,全力维护农村和谐;围绕“强党建”,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王国平强调,杭州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有自己的特色、创新和品牌,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全省发挥好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要抓好“联乡结村”共建活动,打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主载体;抓好充分就业村的打造,通过建立村级劳动保障站、发放就业援助证、实施双证制培训等办法,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抓好《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的落实,逐年提高农村参保率和享受标准;抓好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实现“省里任务翻一番、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抓好第十次“春风行动”向农村的延伸,让更多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春风行动”带来的好处与实惠;抓好“一绕四线”综合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抓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
王国平强调,实施农村历史建筑综合保护工程,一要总结经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打造了余杭塘栖古镇、富阳龙门古镇、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等典范之作。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抢救的姿态抓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确保农村历史建筑生命的延续。二要确立理念。全市上下要牢固确立保护农村历史建筑是最大政绩、保护农村历史建筑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和发展“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保护农村历史建筑人人有责的理念,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落实以城带乡战略方针、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坚持原则。坚持保护优先、改善为主,在落实“应保尽保”的同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居住生活品质;坚持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对居民外迁的农村历史建筑要搞好保护与利用,对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居民自己保护修缮的农村历史建筑要给予适当补助;坚持项目带动、搞好结合,把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与重大工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新路子;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作用,共同打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坚持多元筹资、共同负担,通过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投入和个人出资的方式,妥善解决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钱从哪里来”问题;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8000幢农村历史建筑的综合保护。四要落实举措。发扬敢为人先、克难攻坚、和衷共济、决战决胜的精神,组织精兵强将,邀请一流“高手”,编制好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规划;按照“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的要求,加紧制定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五年行动计划(2010-2014年)特别是2010年工作计划;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切实做到依法办事;研究出台财政补助等政策,确保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相衔接;理顺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体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坚持党政、媒体、市民“三位一体”的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特别是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营造合力推进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保护为农民、保护靠农民、保护成果由农民共享、保护成效让农民检验。
王金财指出,近年来,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并全力破解农村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生活就业难”问题,提高了农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做好打造“充分就业农村”、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新一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农村历史建筑保护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坚持保护与挖掘并重,切实做好农村历史建筑、古树、古桥、古道的普查和规划工作,为全面保护农村历史建筑打好基础;要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作用,抢救和恢复一批特别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做到修旧如旧;要把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与村庄整治、下山改造、土地整理、风情小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其摆上“四农一村”工作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