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天,在“明星带你看世博”活动中,来佳俊与郎朗一起弹。傅宇飞 摄
采访结束后,来佳俊即兴弹奏一首。 缪佳敏 摄
7月19日晚,刚拿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录取通知书的萧山盲童来佳俊,在新世纪音乐学校举行了两场钢琴分享音乐会。
4岁开始练琴,19岁考入中国音乐最高学府,而且是仅在全国招20名考生的钢琴系,15年的时间,佳俊一家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但是,这个从未见过光明的男孩,却从内心深处绽放出了令人激动的明媚旋律。
音乐孕育希望
记者在杭州萧山区一处两层楼的民房内见到了19岁的来佳俊。他和父亲借住在叔叔家里。房间在二楼,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横着一张大床,竖着一张小床。佳俊妈妈还在北京,在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看电梯。一个月2000多块钱,是他们全家的经济来源。
此时的他,已被中央音乐学院通知录取,是首位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外地盲人考生。
很难想象,眼前的佳俊是个如此开朗的男孩子。他说着一口纯正的带点京味儿的普通话,音色如琴声般清亮。
他用听觉辨识声音传来的方向,毫无保留地冲你笑,与你握手。他用触觉了解自己身在何处,小心翼翼地轻碰,然后转身指引你该在哪儿坐下。
19年前,在妈妈肚子里7个月就早产来到世上的来佳俊,因抢救时氧气中毒,永远失去了光明。
虽然看不到,但是来佳俊的听觉异常灵敏,从小就展示出对音乐的敏感。
4岁那年,父亲来戈鸿惊讶地发现,佳俊每听完一首曲子,就能用电子琴像模像样地演奏出来,因此决定带他去学琴。
“佳俊一弹琴就变得特别快乐,他总是能很快就学会一首新曲子。”这本是好事,却让来戈鸿十分苦恼。这位父亲说:“我们都不知道该让佳俊怎么发展,也不知道他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儿子又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来戈鸿回忆:当时,有一位钢琴老师怀孕了,经常停课。佳俊常常说:“爸爸我想要多弹弹钢琴。”
为了让他能够成为专业钢琴演奏家,来戈鸿带着他去了上海一家音乐学院,却遭遇一次无奈的拒绝。
“老师在听完佳俊演奏后,评价还不错,但是他们说,没有收过这一类的特殊孩子,不知该怎么教。回到萧山,我就继续想办法。佳俊学习的时候,我会买光盘给他听,看到很多光盘上都写着‘周广仁讲解’。2004年6月,我又带着佳俊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去找周广仁教授。”
来戈鸿问周教授:“如果把家俊带到北京,您能帮帮他吗?”
就是这次见面,改变了佳俊的钢琴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