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记者 谢珂 通讯员 周祥 唐鲁 前些天,临安16岁男孩小陈的离家出走
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而前两天 相似的一幕又发生在了高速上 情况更让人胆战心惊 因学习问题争吵,被妈妈打了2下 13岁男孩深夜离家,走上高速 2月28日晚上21时50分,杭州支队五大队协警袁国文、王华巡逻中发现,杭州南进口超车道上,竟有一个身穿红色上衣的男孩在埋头前行,车流从他旁边飞快穿梭,而他却只顾低头走路,情况十分危险。见此情景,两人立即协同当班民警何建军将其带离车道至安全区域。 深夜,一个孩子为何会步行走上高速? 经何警官询问得知,这位名叫小宇的男孩今年13岁,家住转塘一带,当晚在家中因学习问题与家长发生争执,被母亲打了两下后,一气之下选择了离家出走。 从晚上8点钟离开家到现在已经快2个小时了,小宇一直在外面没头没脑地走,最后稀里糊涂上了高速。还好被交警及时发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男孩红着眼发誓拒绝回家 ”把我送回去,还会逃出来!” 大晚上,得赶紧把人送回去。何警官问小宇“爸爸的电话是多少”,可小宇却十分倔强很不合作,发誓要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父母,“你们把我送回去,我还会逃出来!” “那你离开家想去哪里啊”何警官问小宇。“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正就是不回去!”说着说着,小宇的眼角泛了红,可依旧梗着脖子,语气强硬。 13岁的年纪正处叛逆期,又刚和父母吵完架,情绪肯定激动,但大晚上的可不能任由孩子胡来,何警官决定先稳定住孩子情绪,慢慢谈。耐心教育了半个多小时后,虽然眼角依旧挂着泪痕,但小宇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爸爸的联系电话。 找了一晚上的爸爸急匆匆赶来 交警一番劝导,父子抱头痛哭 在等待家人过来的途中,何警官和交班的唐警官耐心倾听了孩子的诉苦,并引导教育了孩子。 聊天中得知,自从这些年小宇的父母生了二胎后,小宇就觉得自己遭受了冷落,父母对自己的爱变少了。刚好自己这段时间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和妈妈产生矛盾后还被打了,一气之下便选择离家出走。 半小时后,小宇的父亲急匆匆地赶到了。“孩子不见以后,我们就一直在找他,但怎么都找不到,真的急死了!”,看到小宇,父亲也是语无伦次。 “你知不知道这样有多危险,大晚上孩子万一被车撞了,或者被人拐了怎么办?”等父亲稍稍平静下来,唐警官便开始教育起他来。大半夜,一个人闷头走在高速上,危险时刻都会发生! 这时,刚刚情绪稳定一些的父亲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突然一把抱住了一旁的小宇。此时的小宇也没有抗拒爸爸的拥抱,父子俩抱头痛哭。 之后,在详细了解当时情况并得到小宇父亲保证孩子回家后不再挨打、耐心教导的前提下,唐警官才同意让小宇跟着父亲回家去,走前还对两人千叮万嘱,千万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唐警官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当时说的那番话是气话,但也说明平常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存在不当的。“如果直接让父亲领走孩子,很可能下次孩子还会走,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他父亲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好在最后经过劝说,换来了让人欣慰的结局。 虽然最终有惊无险,高速交警还是要提醒广大的父母亲们,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谩骂声更不是打骂声,离家出走在高速上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换来终生的悔恨。在家庭教育中,请给孩子们多点耐心、多点信心、多点爱心。 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 不妨和孩子计划下“怎么出走” 这些年,因为沟通不顺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例屡屡出现。堵不如疏,如果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往往更好地摆脱这样的困境。 很多时候,与其在事情发生后心急如焚,家长不如在平时就主动出击,和孩子好好计划一下“如何离家出走”。 1 离家后要去哪里? 回想一下自己的青春期,有过离家出走这个念头的人并不少,而最后放弃的原因,一是胆子小,二是发现自己好像也没地方可去。 所以,不妨和孩子聊聊看: 如果离家出走,最想要待的地方是哪里? 一个人在外,你想做什么事情? 出走后会不会想到去亲戚朋友家? 这些问题,平常只是闲聊,但关键时刻,或许会派上用场。 2 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离家在外,安全是第一位的,讨论完去哪里,可以继续和孩子平心静气讨论如何确保安全 比如,你要告诉孩子,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你不能触碰。就像这次事件中的高速公路,是绝对不能上的。 另外,父母要传达给孩子,任何时候,识别出危险,都可以第一时间向爸爸妈妈或其他可靠的人求救。确保安全,比和爸爸妈妈赌气更重要。 3 如何“不失面子”的回家 离家出走这事,“走”是很容易的,但最大的纠结和困难,是“如何收场”。就像小宇,大晚上浑身哆嗦地走在路上,或许他早已后悔当初负气回家,但那份“自尊”让他无法在心里妥协。甚至将错就错,因为找不到台阶不想回家,最后把自己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 所以,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商量好,如果自己离家出走,希望最后由谁、以何种方式,接自己回家。 比如,双方约定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发个消息,就代表可以让爸爸妈妈接自己回家了。这并不是意味着认错,而是意味着“我表达完了自己的情绪,现在可以回家了”。 在孩子不断长大的过程中,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适时地给孩子找到平缓情绪的“台阶”,才是更聪明的父母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