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杭高57级(1)班在杭州酒家3楼开同学会。毕业59年,年纪都在80岁上下,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有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心外科教授,有从南京来的农业科学家……17位同学,分坐两张大圆桌。
同学会以聊天为主,聊养生、聊晚辈、聊时局……班长郎介金前天从南京开车过来,当年他从杭高毕业,考上了南京农大,后来留校工作。他走到两桌中间发表致辞,“热烈欢迎……”可同学们看来并不关心他说什么,单刀直入问他抽烟的情况。
“我控烟第六天了……”郎介金承认自己还抽,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没等他说完,同学们开始起哄,“是戒烟,不是控烟!”
“好吧,我向老同学保证,戒烟!”郎介金把“戒”字说得铿锵有力,“真难熬啊,家里好烟多得很啊,我女儿从国外带了几条动都没动过……”
同学们哈哈大笑,一个个站起来,向老班长敬酒,“来来来!敬一杯!”
聊得最多的还是当年的事儿。
77岁的陈公立算是17人中的“年轻人”,杭高毕业后,考上长春地质学院,分配到湖南工作了22年,1983年回到浙江。
陈公立说,杭高那时候规模有点大,57届有12个班,每个班50多人,但女生很少。“像我们班就是典型的‘和尚班’,没女孩子,很可怜的。我们班80%的人考上大学了,一些没考上大学的,要么开始劳动,要么复读。”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毕业后就差不多失散了。直到1983年才开了第一次同学会,是已在杭州的陈公立和崔盐生联络的。这个班最大年龄相差7岁,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会给80周岁的同学开生日会,顺便把同学会一起开了。
我问陈公立,当年谁最调皮?
他说,“‘和尚班’每个同学都埋头读书,没谁调皮,只是有个叫‘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很精瘦,喜欢打乒乓球,读书么不太下功夫。后来他考上大学,分配到陕西航天军工单位工作了。”
陈公立还对一位同学印象很深,“他当时在我们班里,喜欢秀肌肉,特别爱体育,上课的时候还会捏握力器,我们都很羡慕他。”
“他没考上大学,做了火车司机。肺不行,40多岁就去世了。2012年,我在南山公墓给父母扫墓,偶然看到这位同学的墓碑,正好那天他女儿也在,我说,你爸爸是我的同学,他女儿很惊讶……”
“我们这些同学,大部分都很牛的样子。你是教授,我是局长,他是科学家。其实无论是什么,都是老百姓,只是从不同角色为社会做贡献。后来我每次给父母扫墓,都会去这位同学的墓前停留一下。”
我又问大家,谁是当年的学霸?
几乎人人都指向75岁的韩宝善,说他年纪最小,读书最厉害,考上北大,是中科院研究员。
“这个小伙子,老师老是表扬他,我很羡慕的。”81岁的施云宝说。施云宝和韩宝善做了3年同桌,最终没考上大学,后来在国防系统上班。他开玩笑说,“我现在在家里上班,为老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