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曾瑞阳 摄
56岁的庞爱青大姐,不会上网,不会阅读,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前段时间,她在红十字会的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昨天下午3点,在三塘北苑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记者与庞大姐终于得以见面。
这场会面其实预约已久,但庞大姐上周临时去了一趟江苏,因此采访耽搁了近一个星期。
“去了一趟江苏,亲戚家,转了一圈。”她上来解释。庞大姐双耳戴着一双金耳环,头发花白,身材不高,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道缝。
看到老人行动不便 总是主动帮忙
问起捐献遗体的初衷时,庞大姐说:“这个想法我已经准备了好几年了,因为一直不知道去找谁,所以没能办好,后来还是找社区帮忙,才联系上红十字会。”
“其实这事情很平常,我只是想做一件好事,也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东西。”她稍作停顿,“我们穷地方出来的人,其实已经看得蛮开了。”
庞大姐操着浓厚口音说:“我出身天台小地方,穷地方,早早嫁了人,但以前那个(丈夫)常年赌博,怎么劝都没用。”
10多年前,庞大姐独自离开了家庭,来到杭州自己生活。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抚养权都给天台那边了。我来杭州做起了保姆,后来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庞大姐说。
庞大姐患有糖尿病、肾囊肿、胃炎等疾病,她的丈夫患有佝偻病,双手蜷缩无法伸展,三级残疾,平时的生活难以自理,都要靠她来照顾。
这对夫妻居于陋室,每个月仅有的三千元退休工资大都用于治病,平时还需要靠庞大姐做保姆来贴补家用,生活有些艰辛。大姐的子女和她联系很少,她经常会去小姐妹那里聊聊天,寻求一点安慰。
即使如此,庞大姐仍然保持着一颗善心,看到周边的老人行动不便,总是主动帮忙买米、油等生活用品。这种行为,却遭到小区里一小部分人的非议,说她“要事情”、“傻”,这让人很不好受。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庞大姐平时很热心,对待邻里也像家人似的,流言蜚语确实有些打击她的自尊心。
不会上网查找信息
靠社区才联系上红十字会
为了实现捐献遗体的心愿,庞大姐可是花费了一番功夫。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她,基本上没有阅读能力,更不会上网查信息,为了了解捐献条件和登记机构,大姐想到了社区,在东新街道以及所在的三塘北苑社区的帮助下,与下城区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
下城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小潘对庞大姐印象特别深:“她打电话过来,我们得知她文化不高,丈夫又有些残疾,出来也很麻烦,就主动提出上门去签署协议。可她执意要来我们办公室,我记得是1月26日刚过中午来的,一个人就这么爬了五楼。”
“庞大姐快言快语,进来就直接说要捐献遗体。”小潘回忆。
近几年,在下城区红十字会捐献遗体的人数仅有十人左右,因此庞大姐的主动和直接,也让小潘记忆深刻。
因为庞大姐文化程度不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就让她签了自己的名字,并代为填写了其他的信息。事后,遗体捐献也征得了庞大姐子女的同意,并和社区交换了信息。现在,社区也为庞大姐家申请了红十字会救助,希望她的生活能变得好一些。
当她将捐献遗体的事告知女儿时,电话那头不仅没有反对,还传来支持的声音;“妈,以后我也会去捐献。”
结束采访,庞大姐婉拒了我们想去她家中看看的提议,“老头子要生气的”,站起身送记者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