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Uber“任性缺席”,旗下“人民优步”被明确为“非法营运”
2014年10月,“专车”首现杭城。随后,这种独立于现存营运规定的车辆营运模式迅速风靡。
然而在令人咋舌的发展速度背后,针对“专车”的各类质疑从未平息过。
昨天,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组织了对滴滴专车、一号专车、Uber(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5家专车企业的约谈。这也是杭州运管部门首次邀约五大专车平台同时出席约谈会。
“运管底线”:私家车禁止接入专车平台
12辆冒充“专车”的私家车各被罚款1万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专车服务”出现在杭州市场上,并迅速传播开来。
“专车服务”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比传统出租车更为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另一方面又由于是新兴事物,目前还未有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其合法性、安全性等问题也备受瞩目。
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表示,从去年年底至今一共收到了200多起针对“专车”的投诉,大部分都是围绕“合理性”和“服务纠纷”展开的。
针对“专车服务”的发展,杭州运管与各大专车平台前后开展过12次“一对一”或“一对N”的约谈沟通工作,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规,查扣了14辆以“专车”为名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并已对其中12辆各处以了1万元的行政处罚。
在历次约谈会上,市交通运管部门多次重申对“专车”的管理底线:禁止一切私家车接入各类专车平台,从事载客营运的专车行为。一旦查处,即视为“黑车”。而昨天的约谈会,是杭州运管部门首次邀约五大专车平台同时出席,并在会上再次严肃申明了这一原则性底线。
“专车”存在3方面问题 运管提出5条意见规范专车服务
目前,“专车服务”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在约谈中,市交通运管部门认为,目前杭州市场上的“专车”,主要存在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方面,主要表现:存在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专车驾驶员背景审查不够严格;专车驾驶员缺乏系统安全驾驶培训;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不全等。
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方面,主要表现:对消费者未尽到法律风险告知义务;消费者侵权损害赔偿制及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不够健全;不主动提供消费服务单据等。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方面,主要表现:约单的车辆和驾驶员与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人员不一致;专车驾驶员不文明驾驶;专车驾驶员道路不熟悉等。
面对这些问题,市交通运管部门对专车企业严正提出了5条指导意见,即清理存量,禁止私家车利用平台从事非法营运;严把增量,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审查和培训;保障消费者权益,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建立与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等。
有专车平台默认私车营运 表示今后将严格把关进行清退
现场,“专车平台”企业发言的时间都不长,几乎都在两分钟以内,但全部表态,不允许私家车进入专车,将提升服务质量。
神州公司表态,其公司原先的主营项目就是租赁汽车业务,之后转型发展专车业务,所以其平台内的车辆都是来自本公司的租赁车辆,并不存在私家车非法营运的行为。
而其他三家则表示,平台车辆由签约的备案租赁公司提供,一期的资格审查属于租赁公司自查,而平台之后会对车辆进行二次审查。在这样的审查制度下,确实出现部分私家车混入的现象,之后他们会加强审查力度,逐步清退平台内的私家车。
而对于争议性最大、借“拼车”名义、几乎全是私家车在从事载客营运的“人民优步”平台,其余的几大专车企业也承认,由于对方不遵循“游戏规则”,最近的市场份额确实被抢占了不少,有些无奈。
那么,开着私家车以“拼车”名义去做“人民优步”的司机,到底合不合规呢?
对此,杭州市运管局交通法规处处长何广云对于“非法营运”的定义,明确解释说:“车辆是非营运车辆,从事相关运营,收取现金,包括支付宝交易、微信支付等途径,或以油费、过路桥费等名义收取的一切有价证券,都属于非法营运。”
约谈会独缺Uber(优步)
被解读为“任性之举”
而在会上始终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位置的“Uber”座位席上,从头到尾一直空着。而至于Uber缺席的原因,记者联系上Uber中国区的公关负责人。对方回应,负责政府关系的工作人员正在出差中,关于这方面无法置评。
会后,一位与会的专业人士评价道:“套句时髦的话,Uber此举确实是有钱,任性。”
此次约谈会,还透露出一个重要的消息: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着手研究出租车行业改革方案,将把专车等新事物纳入其中。方案发布后,地方将会细化,各条款将会有明文可依。
最后,市交通运管部门表示,在专车服务等互联网新兴业务蓬勃发展之际,要给互联网服务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不能让黑车借机恣意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