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过年不回家”的故事,有点酸,但也有点甜。
这是一个16岁山村姑娘第一次走进城市的奋斗史,也是一个中年女人30多年的人生积淀。“过年不回家”对故事的主人公来说,有些微的酸楚和无奈,但也是为了美好未来的铺垫。
在你的身边,也有和她一样的人,一个平凡的外乡人。或许他是你小区里的清洁工,你早晨从家跨出的每一步都由他为你“刷新”;或许他在你单位附近开着小吃店,你已经习惯并且爱上了他的手艺。
他们整日都很辛苦,但偶尔你也会被他们一两句闲聊中透露出的家底而惊到,他们已经在杭州有了二套房,他们的子女和你的孩子一起上着重点小学……
而今天,我们故事中这个平凡的外乡人,她的名字叫何正兰。
小区里开的缝纫店
还肩负着半个传达室作用
从杭州体育场路138号的小门拐进去,里面就是老杭大宿舍,再往里走三五步路,在一个低矮的小屋子里,我找到了何正兰。
她正忙着,一件衬衫铺在操作台上,一只手熟练地撸平褶皱处,对准肩线,另一只手熟练地操起熨斗,“呲”的一声,白色蒸汽弥漫一片。她抖了抖衬衣,肩部已然变得笔挺。
缝缝补补加熨烫,这是川妹子何正兰在杭州赖以谋生的手艺。
1997年,何正兰在这里开起了一爿缝纫店,当初没有招牌,后来也一直没有。如今的大门上还是只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缝纫、包扣、洗烫”,底下留了自个的名字“小何”,还有个联系电话。
小店能够在小区扎根这么多年,靠的是口碑。老杭大宿舍的常住民,把裤子拿过来剪个边,或者有衣服要稍微熨一下,何正兰收费都很低,远低于市场价,“大家都熟了,没必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何正兰的手艺不错,给衣服收个腰,或是裁个边,不仅尺寸把握得刚刚好,还特别仔细,踩线整整齐齐。附近写字楼里,也有人带衣服找她来修补。
面相好、会说话、脑子灵、人又勤快,这是小区居民对何正兰的印象。
说是缝补洗烫店,其实小店还肩负着半个传达室的作用。上午10点多钟,快递熟门熟路地上门,递过包裹开口便说:“对方说不在家,先放你这里,等会他来拿。”
过一会,有人敲门借电茶壶,再过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借笔用,还有问路的、过来聊天的,不计其数。
何正兰深知笑脸迎人的生意经,虽然初中毕业就出来闯天下,但在社会上一路摸爬滚打的经验,让她这个平凡的外乡人走进了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