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熬制腊八粥 灵隐寺供图
1月23日,本报《1000份腊八粥免费送,不用您来领,我们送上门》一文中曾提到,本报将分送1000份来自灵隐寺和“张同泰”国药馆的腊八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致电早报热线,或是在早报微信留言,讲讲你和腊八节的故事。
截至昨天,“送粥上门”征集活动已经结束,有不少读者打进热线电话或是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对腊八节的感受。而1月26日、27日这两天,早报记者们将登门为他们每人送去腊八粥。
在喝上早报送上的腊八粥之前,让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腿脚不便的何奶奶想喝上本报送去的腊八粥
今年79岁的何奶奶,在看到本报送粥上门的活动之后,一大早就拨通了我们的热线电话96068。
何奶奶是早报的铁杆读者,十几年来参与过不少今日早报组织的活动,笑称自己经常“享早报的福”。她回忆说,以前的腊八节,她和老伴经常去杭州的各大寺庙领腊八粥。
“去的最多的就是灵隐和白云庵。白云庵在玉皇山脚下八卦田边,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带着杯子啊、碗啊,过去领腊八粥的。我们还有个习惯,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点零票,领了粥的,都会留下一点香油钱。”何奶奶说。
不过,四年前,何奶奶的老伴去世了,她的脚上也长了骨刺,走路越来越不利索,加上儿女在外工作很忙,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喝上一碗香甜的腊八粥了。
“儿子工作忙,女儿和女婿又住在富阳,我现在就是个‘空巢老人’咯。”近几年来一直没能喝上腊八粥,何奶奶显得有点遗憾。
今年腊八节,本报将为何奶奶送粥上门,让她尝尝久违的腊八粥。
杭城“腊八通”回忆各寺腊八粥净寺的粥有股薄荷味
早报读者杨女士,也希望能够领取一份来自灵隐寺的腊八粥。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婆婆每年都会自己动手熬一锅腊八粥,用的是糯米、红豆、桂圆、莲子、核桃、葡萄干等料,熬好了还会分给邻居们品尝。
不过,杨女士的婆婆信佛,对老人家来讲,杭城各个寺庙里做的腊八粥,更有意义。
“以前我们住在一起的几户人家,除了自己熬粥以外,还会到各个寺庙都去领一份腊八粥。有一年就有人提议,这么多寺庙各自熬的腊八粥,有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大家就互相交换着吃,尝尝口味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各家寺庙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配方?”回忆当年过腊八的趣事,杨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尝过各个寺庙、还有邻居和自家熬的腊八粥后,杨女士说,其实每一份腊八粥的口味都不一样:“你别说,还真有点区别,有的比较甜,有的就清淡一点。”
最让杨女士记忆深刻的,是来自净寺的腊八粥,作料独特,“喝起来有一股薄荷味。”
不知道今年,本报送去的灵隐寺的腊八粥,能不能给她留下记忆深刻的味道呢?
这份腊八粥是腊八的祝福也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打进本报热线电话的,还有一位特殊的读者:1972年生的冯女士,她的生日正好是农历腊八。
冯女士老家在山东济南,从小到大,冯女士对生日的记忆,都和腊八节分不开。
“我们那边过生日习惯过农历的,所以我只记得生日是腊八,但公历的日子却搞不清楚。后来我查了万年历,总算知道自己是公历哪月哪日生的,但是过生日只过农历生日的习惯还是改不过来。”冯女士回忆。
冯女士来杭州已经十几年了,每年的腊八,她几乎都在忙工作,从来没时间好好过个生日。每年生日,她坚持做的事情,就是给老家打一个电话。
“都说女儿的生日是娘的受难日,可每年腊八节,我只能打个电话回去,跟我妈说上几分钟,告诉她,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照顾不到她,自己想吃什么就弄点好吃的。”冯女士告诉记者。
今年腊八,早报将为冯女士送去一份腊八粥,不单是腊八节的祝福,也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