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椅奶奶拉着车,行走在环城北路上。(本报资料照片 快拍小友 连国庆 摄)
最近微信朋友圈又在热传这张照片:夜色下,一个老妇人独守一车竹篮和藤椅。下面还配着一小段略显动情的描述:她80多岁了,我和朋友经过这里,看见她苍老的站姿和眼神,总想起乡下的外婆,高架桥下的风一吹她的白发,哪怕路过瞥一眼,心里就会一阵怀念和难受……
四年前我租住在深蓝广场(当年算是杭州顶级公寓)……斜对面的老小区时,上班路过中河立交桥,就会经常看到这个老人,印象很深:头发花白,手臂枯瘦,牙齿快掉光了,说话听不大懂。杭城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个“藤椅奶奶”。姓陈,80多岁,诸暨人,靠卖藤椅竹器为生,已经在杭州三十多年了,亲人都在诸暨老家……
她来到杭州?为什么一待30多年?她真实的状况到底怎样?
前晚7点,我在中河高架桥下找到这个老人。她坐在一张旧沙发上,穿青布鞋、白袜子,见我走近,噔地站起,满面笑容(也是满面皱纹)地迎过来。我摸了摸藤椅质地,又问一问竹篮价格。她说,都是手工编的,藤椅580块,竹篮60块。怕我嫌贵,又补了一句,现在人工费多少贵,杭州一个小工都要一两百块了。
我想先跟她聊几句,她摆摆手说,说话噶累的,不说了。然后,从车上扯下几个塑料袋,反剪着手,往马路对面走过去了。
我正一头雾水,这时一个清洁工大姐走过来,大姐在这个路段干了七八年,很了解藤椅奶奶。我问大姐,一车货扔在这里,她去哪里了?
大姐笑盈盈说,中河菜市场要收摊了,她去收(拣摊主剩下的)菜,车上的货?她都是这么随手一丢的,很放心,每根绳子系多少张椅子,多少个篮子,全都记牢,少一个她都晓得。再说,这一带的人跟她都熟,甩手走开一会儿,都有人帮她照看两眼。
清洁工大姐说,中河高架还没修好她就在这里了,吃住都在这里。买她东西不能还价,还价她要生气。这么多年,只见过她一次让价,那是一个很有空闲的人,几百块钱的藤椅,跟着她砍了近两个小时,终于砍了十块钱下来。有时候,她自己也说脾气不好,老了,就这样了。
晚上8点多,陈奶奶放好拣来的菜,说要夜里12点吃“夜饭”(晚饭),然后两只手握住平板车把手,两只胳膊再夹牢,踮脚,裤脚吊起,青布鞋里的白袜子露出一大截。看她这么吃力往前走,我上前帮她推一把。她停下来,转身说,不要推,推坏了东西,你赔啊!
她只慢慢挪动了二三十米远,就停在路边,从车上拿下个小木凳坐下。
两个女孩子围上来,剥一个橘子给她吃。陈奶奶不紧不慢,嚼完橘子,跟两个女孩笑嘻嘻地谈话,女孩拉住她的手。
又过了一个小时,三个年轻人,两女一男,富阳人,说是从朋友圈看到这个老太太,提着一箱牛奶找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