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审批少则两月,多则两年,审批遭遇‘马拉松’是常事。”小夏跑项目审批有6年了,算是资深业务员。在她的印象中,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多、服务差、耗时长、缺乏信用。
自从杭州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市审管办“多管齐下”,清减涉审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大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企业花钱少了,业务员跑的路也少了,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现在跑前期审批,轻松多了,心里也比以前有底了。”这是审批改革带给小夏的最直观的感受。
“多管齐下”优化审批流程
让企业少跑路
市审管办系统有一批峰会项目代办员。
今年来,市审管办在全市审批代办服务系统中开展了“高效审批、优质服务保障G20峰会项目”专题活动,对G20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利用“管家式”服务、“保姆式”服务等经验,为峰会“铺路”。
“近百名代办员及数百名协办员奋战在G20峰会项目审批代办的第一线,助推上百个峰会审批项目的完成。有些原来需15天才能审批办结的项目,现在两天就办结了。”市审管办有关负责人说。
按年初计划,市审管办下属的代办(中介技术)中心今年要重点做好299个省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以及浙商回归项目的代办服务。“能放的审批事项都下放到区县了,现在我们的工作更多变成了协调、沟通。”市代办(中介技术)中心负责人周亚虹说。
在重大项目的审批上,代办员提前介入,推行“预审纳管”,实施“批文入库”,试行“容缺受理”,开展“打包审批”,编制“简易流程”,多管齐下实施项目审批流程最优化,让企业少花钱,让业务员少跑路。
清减中介服务事项
49个变32个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在涉审中介管理上,首先就是要在中介服务事项上做“减法”。
近年来,市审管办先后对涉审中介服务事项进行过两次清理:2014年首次公布涉审中介的服务目录,将中介服务事项从49个减少到39个;2016年再次减少到32个,进一步减少企业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换句话说就是,原来涉及的55个审批环节49个技术服务报告,现在只需32个了,共减少中介服务事项35%。”市审管办有关负责人说,此外,要求每个涉审中介都要承诺服务所需时间,其中编制项建书、环评、房产测绘等23个事项的服务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速20%。同时,对19家“红顶中介”进行了清理规范,其中6家退出涉企收费中介服务市场、2家完成脱钩改制、1家列入转企改制。
截至今年9月底
539家涉审中介机构“上线”
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来探索行政审批改革,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某高校凌老师是负责改扩建项目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便捷就深有体会:收费标准、涉审中介资质、项目审批的进度等,在网上一目了然。
以前,找中介既不知道收费标准,也看不到项目审批进度,都是中介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不一样了,中介网就像一个前置审批中介行业的‘淘宝网’,你可以根据审批中介的信用排名、资质等级、业务量、收费标准以及承诺时限来挑选,心里也就有底了。”凌老师说。
2014年8月,市审管办建成了“杭州市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技术服务网”,并设置了服务事项、合同备案、用户评价、信用公示、政策法规、咨询投诉等7大功能,开通针对中介机构、审批部门等用户的登录端口,建立涉审中介机构数据库。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539家涉审中介机构“进驻”该网。
“尤其是公布涉审中介的用户评价和信用,就相当于‘好评’和‘差评’,成为用户选择的依据,这对中介机构而言,是一个变压力为动力的举措,倒逼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周亚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