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回归,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头号工程”。
浙江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119号),以加速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为浙江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又是桂雨飘香季,又到钱塘潮起时。
乡情召唤归雁,游子牵念故园。
浙商杭商,一个让杭州、浙江骄傲的群体。多少年来,他们带着梦想远行,从江南的寻常巷陌披星戴月,走进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最深处,在创新中汲取发展能量,在自我进化中不断创造着市场奇迹,成为中国商业文化中的华彩一笔。
韶华远去,商业声望和个人梦想逐渐抵达圆满,“杭铁头”的魄力和精神历经代际传递,活力依旧。“半湖月色偏宜夜,十里荷香已欲秋”,在异国,在他乡,在无数个睡梦中,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江南记忆,总能轻易被咿咿呀呀的越剧或者梅家坞的一缕茶香唤醒。
拳拳赤子心向往着家的方位,渴盼漫步西子湖畔,再登玉皇山巅。心归杭城,是浙商杭商历经几多风雨也斩不断的情结,归家的路再远,脚步从未停歇。
来自杭州市经合办的数据表明,过去4年,浙商杭商持续演绎着杭城特色的回归大剧:
“浙商回归”资金总量不断增长, 2012年~2016年8月,全市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2731个,省外到位资金2299.45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超60%;
回归地域更加广阔,从长三角、环渤海和泛珠三角地区辐射全国和世界各地……
一桥通达天下
一座贯通天下的友谊之桥、发展之桥、创新之桥从西子湖上从容延伸,连接着璀璨的历史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泱泱中国,以这座桥为载体,承担起“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时代重任,向步履艰难的世界经济开出中国药方。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让世界记住了中国高度负责的大国风范,记住了杭州——一座华美天成的国际化之城。
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新常态背景下,杭州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这个闯入万亿俱乐部的新秀,其蕴藏的活力和潜力,让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的东方曙光。
近年来,杭州市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支持浙商创业创新”重大战略部署,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狠抓软硬环境建设,积极搭建浙商杭商创业创新的新平台。
在杭州,信息经济被提到“一号工程”的层面,新动能、新业态正在加速生长;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商试验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花落杭城,高度开放的城市氛围,为浙商杭商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夯实了基础;“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盛名之下,杭州全力推动金融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中心迈进。
活力、开放、包容,杭州正沿着产业升级的道路大步向前。这一片创新与改革并重、古朴与现代交融的辽阔天地,召唤着弄潮儿归来,“共享杭州机遇、共促杭州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望江南,山水美如卷。杭州,最具江南味。
杭州的美,美在生态。“三江两岸”绿道全线贯通,“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等环境治理专项行动组合拳接连发力,国际化大都市,愈显秀美、温婉。
杭州的美,美在人文。“杭州城市记忆工程”使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魅力再现,西湖和大运河“双世遗”带动效应与丝绸、茶叶、中医药非遗文化交融,这个东方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城市,更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杭州的美,美在自然、人文风光与商业繁荣的无缝衔接,美在清晰的城市发展定位。
以发达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为基础,杭州创造性发展“互联网+外贸+中国制造”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着力打造全球最优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实现跨境贸易大发展;
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钱塘江生态经济带、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钱塘江金融港湾、杭州空港经济区等载体交相辉映,产业集聚功能增强,杭州经济增长潜力和创新动力十足;
作为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杭州已入选中国十大创新生态城市,未来5年,这里将生长出100个特色小镇、100家市级众创空间、500家各类服务载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杭州招商活动平台、项目落地平台、浙商服务平台的建设,市领导联系重大浙商项目制度、三级协调机制、“三办合力”并联审批工作机制的构建,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持续为广大浙商打造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
归雁浙江边,故园情更浓。
浙商杭商,请把根深扎,与杭城共成长,请把心留下,共创美好未来。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把杭州建设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而共同努力。
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