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已全部拿到“通行证”。记者日前逐一走访了这几家银行,发现它们都在立足自身优势,努力探索适应“民营基因”的特色道路,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一缕清风。
但刚刚走上舞台的民营银行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既要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谋得生存与发展,又要担负降低融资成本、践行普惠金融的重任。实现民营资本的“银行梦”,并非一片坦途。
探索适应“民营基因”的特色道路
不设营业网点、不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几分钟完成放贷、自主选择开户账号……尽管刚刚开业,几家民营银行已纷纷亮出自己的特色。
“民营银行为创新而生,我们要做不一样的银行,服务金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普通大众和小微企业。在产品设计上,首要考虑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户。”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说。
微众银行的首款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主要针对被纳入“白名单”的QQ用户,7×24小时服务,从审批到放款,只需要几分钟,随借随还,方便客户最大效率利用资金。
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商银行,虽然还没有正式开门迎客,但战略定位已经非常明晰:“我们永远不会去碰那20%的高净值客户群,不会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业务。”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表示,将坚决服务广大小微网商、个人创业者和普通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群体。
身处上海自贸区、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华瑞银行在探索投贷联动的模式,已经设立了“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首笔5000万元科创型企业融资已成功落地。
尽管当地做小微业务的同行有数十家,温州民商银行对未来发展很有底气。“我们13家股东有一大半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所在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达上万家。我们对这些企业信用状况非常了解,这是做产业链金融的优势。”该行行长侯念东表示。
五家民营银行中,只有天津金城银行定位为“公存公贷”,这项传统业务能否做出新意?该行行长吴小平表示,与零售业务相比,对公业务易受经济周期影响。“我们选择财政金融、汽车、医疗、旅游、节能环保等抗周期性强和未来成长性好的行业作为突破口,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批量化操作,降低成本。”
“我们从未想过在新坛子里装老酒,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如果民营银行做成了传统银行,就算是失败了。”他表示。
面临“成长的烦恼”
出生易,成长难。带给市场几多惊喜的同时,民营银行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受益于金融改革的政策环境,民营银行得以诞生。但随之而来的利率市场化,也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已扩大到1.5倍,利率市场化已实质推开。
“利率市场化初期都存在利差收窄现象,再加上社会融资模式多样化,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受到挤压,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不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民商银行副董事长徐志武表示。
民营银行的差异化经营补充了传统银行的不足,但通常这些领域的利润也相对较低、风险较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如何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并控制风险,并不容易。
这对借助消费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进行征信的网络银行来说尤其如此。微粒贷的年化利率达到18%,让一些人发出疑问:“说好的普惠金融呢?”专家指出,定价背后是资金成本压力和对风险的考量。
调研中,几家民营银行股东表示,看重民营银行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追求短期盈利,但资本总是追求回报的。“在保障存款人利益、股东盈利、合规经营等多方压力下,民营银行能否坚持自身定位,不走传统银行的老路,有待时间检验。”一位民营银行行长说。
华瑞银行行长朱韬表示,一家新型银行的成熟,包括治理架构的形成、IT系统的建立、商业模式的确定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希望社会各界能给民营银行一定的宽容和耐心。”
把握好监管创新的尺度
面对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监管的尺度该如何把握?调研中,几家民营银行呼吁监管措施的差异化。“互联网创造了全新的融资模式,这呼唤监管部门对制度进行补充,将监管方式互联网化。”微众银行行长曹彤表示。
“远程开户”关乎网络银行业务落地、低成本吸收存款等问题,但由于实际应用中生物识别技术尚未成熟,“远程开户”风险未得到充分论证,监管部门一直没有“松口”。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未来对远程开户要坚持标准先行,需要制定人脸识别技术标准和在此基础上的金融行业标准,“只有这两个标准有了,监管才能放心。”
“对于民营银行这类特殊机构,应该给予特殊的监管政策,比如放松存贷比的监管、降低准备金率、给予税收优惠等。”温州民商银行股东翁奕峰表示。
深圳银监局副局长胡艳超认为,民营银行在本质上与其他银行没有区别,风控措施是否到位,流动性好不好,关系到银行的稳健运行。不同的是它们是轻型银行。
“不能空谈对创新的支持,也不能因为支持创新,放弃基本的原则。必须在对民营银行充分调研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监管。”他说。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