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的巨大能量面前,站点周边成了商业地产布局的热门地块,更不要说地铁上盖项目。不用出地铁就能直奔商场,既不用操心找停车位,又能把吃饭、看电影、逛街一站式解决,这样的出行和购物模式将成为人们过周末的选择。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人居展商业馆的5个参展项目中,有4个与地铁1号线近在咫尺,其中包括港龙城、蒲公英天地在内的3个地铁上盖物业。
事实上,杭州目前已开业的地铁商业综合体中,鲜少有地铁上盖项目,大多位于在地铁周边。随着杭州地铁线路成网、客流渐成规模,“地铁+物业”的模式将迎来集中爆发,五年内将出现17家地铁上盖综合体。
地铁对于商业项目
可能是把“双刃剑”
马英枢说,地铁对于一个商业项目来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迅速把人拉进来,但当你自己做的商业项目不是很强的时候,地铁反而会加速把人带到别的地方去,“而且一部分的商业项目是完全不需要地铁的。”
“具体到是否能带动客流、提升销量,还是要看综合体的定位、体量和它辐射到的地块,此外和地铁站点的等级和周边区域也有关系,例如临平站和武林广场站,客流肯定是两个等级的。”他说。
马英枢认为,如果是体量小的社区型购物中心,服务的是周边区域的居民,满足他们的生活配套,那么地铁对它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辐射整个城市居民,针对性并不强的消费场所来说,地铁的作用就很明显了,例如城市周边的大型奥特莱斯和市中心的商业体。”
“杭州商业综合体的发展速度似乎有点超前了,即使坐拥地铁,大部分综合体未来仍将面临非常惨烈的竞争。待杭州地铁网布局完成后,是否能够吸引客流、提升业绩,最终还是要看各个商业项目的运营能力和品牌实力。”马英枢说。
地铁开通后
附近商场新顾客增长五成
“自从地铁4号线首通段开通后,去万象城方便多了。以前可能一个月都去不了一次,现在就跟去家门口的购物中心没什么两样。”家住滨江的张小姐说。来回便捷,也没有停车困扰,地铁开通为商场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
紧挨4号线市民中心站的砂之船,地铁开通后其客流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杭州砂之船奥特莱斯广场总经理王晖说,“主要体现在新顾客的增长。据统计,地铁开通后新顾客的消费数是此前的1.5倍。”
从香港的朗豪坊、太古广场,上海的人民广场站等地铁上盖物业来看,成功的地铁上盖商业不仅能从自身取得巨大的商业以及租金收入,其辐射效应还能激发出周边商业的“潜力”。因此,不少人对地铁上盖综合体产生了极高的预期,这种新的“地铁+综合体”的商业模式一度被业内人士看好。
世邦魏理仕杭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马英枢对此表示肯定,“尽管没有写字楼或者住宅来得刚需,但是绝对意义上讲,地铁对于商业项目的加分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可达性和便利性的提高,同时也解决了停车的困扰,时间又有保证。”
但他也提醒,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是一个专业性极强、难度极高的系统性工程,对开发商的操盘能力是非常讲究的。“并不是下面通了地铁就一定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