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个月浙江(除宁波)对埃贸易情况
上个月,出口埃及的浙江企业感到了一丝不妙。受埃及新政影响,浙江输埃贸易也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浙江欧科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最近愁眉不展,这家位于义乌的公司一直代理埃及某进口商的装运前检验业务。去年,仅鞋类商品出口,这家义乌企业就从埃及进口商处接了508标箱、697.83万美元的单子。然而,受埃及新政影响,这家义乌企业今年3月的出口量为0,与去年同期出口58标箱的情况相差甚远。
记者从浙江检验检疫局了解到,今年2月,浙江(除宁波)对埃贸易2623批次、金额0.51亿美元;3月,对埃贸易仅487批次、金额0.18亿美元,环比下降81.5%、64.7%,比去年3月下降73.1%、47.1%。浙江输埃贸易出现“断崖式”下跌。
浙江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处处长骆江洪解释说,按照目前中埃航线测算,中国出口产品到达埃及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埃及新政对中埃贸易的影响在3月份开始初现端倪。事实上,根据埃及方面的有关要求,今年1月1日起出口至埃及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埃及标准(ES标准),经中方协调,埃方同意将该政令生效日期推迟到4月1日。
埃及进口新标准对输埃贸易影响为什么这么大?“埃及标准收集难、翻译难是一个原因。”骆江洪分析说,目前,埃及新政要求进口商品必须符合埃及标准和其认可的6种国际标准,并要求埃及进口商必须向中国出口商提供埃及标准。但是新政实施过渡时间短,进口商无法及时提供有关标准的文本,出口商不敢贸然出口。而且,埃及标准覆盖性不强,埃及商品标准约有1万条左右,只能够覆盖义乌输埃商品种类的30%,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出口需求。再者,埃及标准翻译难度大。埃及官方只提供阿拉伯文版本的标准,标准本身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检测项目,对翻译的专业性、准确性要求极高。
骆江洪说:“埃及进口商普遍对新政持观望态度、信心不足,出口商不敢出口,无法按时给上游生产企业结算货款,导致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外贸公司货物积压、仓储成本不断推高。”
骆江洪还分析说,埃及国家标准多以欧、美、日等地标准为蓝本再进行糅合,商品检测项目多、要求高。以与人体接触纺织品为例,埃及标准ES7266-4/2011的检测方法等同欧标,但检测参考结果又借鉴了日本和美国标准。若按照该标准进行检测,较中国标准增加了有害致癌染料项目9种、有害物质项目3种、重金属项目两种,检测过程复杂、结果比对难度大,检测周期长,同时检测费用同比增加约2000元人民币,进一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负担。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叠加下,检测时间的延长、检测费用的增加将进一步加深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经济成本,最终影响对埃贸易的整体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