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映的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机器人主角“大白”既能识别他人跟它说的话,又能“机智”地给出回答。当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两项技术完善到一定程度,从冰冷的机器身上获得人与人交往的温度将成为可能。
这种长期只在动画或者科幻片里存在的“人机交互”有望在今年走入寻常百姓家。昨天,国内最早进入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宣布和京东联手,协助后者进行技术研发,把语音识别融入到智能硬件中。
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用普通话甚至方言来开关你家电器,摆脱手机、手表等中间终端的束缚。
方言也能语音识别
春节期间,很多人都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山东大哥想利用车载语音打电话,试了四五次都没成功,反倒被机器“鄙视”,闹出了笑话。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宗孺也看了这个视频,“目前语音识别技术确实存在问题,特别是针对更为复杂的中文。”去年以来,他和团队接触了国内不下五家做语音识别的团队,希望将它们的技术融合到自己的智能硬件中。
除了科大讯飞,国内做语音识别的团队还有不少,比如百度语音、思必驰等。在接触了这些团队后,刘宗孺认为,各家在识别率上相差不大,对于简单的指令识别率还不错,“已经能用到智能硬件上。”
前不久,他就试用了亚马逊最新推出的一款智能家居助手Echo,全程通过语音命令操作,几乎没出什么错。更为难得的是,这款机器支持远场语音操控,离着机器7-8米下达命令,也能一一响应。
按照亚马逊的构想,不久将来用户想买东西的时候,直接告诉这台小机器,由它帮助下单。
相比英文,中文不仅语义复杂,各地方言差别也很大。一直以来,科大讯飞就试图识别方言,目前已经完成粤语、四川话和河南话的识别,但识别率和稳定性都还有待提高。
即便如此,在智能硬件上使用语音识别技术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之前思必驰和小智音响合作,实现了隔空语音唤醒,用户不需要按键直接可以语音搜索播放歌曲。
智能家居与人交互升级
思必驰CEO高始兴认为,所有的小屏或无屏智能硬件都有语音控制的需求。这也决定了未来语音识别技术的市场前景。
第一步实现设备联网,第二步实现设备与设备间的联动,第三步人机互动。这是刘宗孺眼中智能家居的三个发展阶段,国内外很多团队已经完成了前两步的研发和推广,接下来就是第三步。
“从用户角度来说,肯定是使用越简单、越直接最好。”在他看来,人和机器最好的状态就是像人和人一样交互,目前用手机或者平板控制家电是最原始的状态,“如果语音识别能够让用户彻底摆脱束缚,智能家居会很快普及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