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有一个著名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如若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2013年,互联网金融利剑出鞘。顷刻之间,现金管理市场狼烟遍地——不仅“BAT”(百度、阿里、腾讯)相互之间频繁地用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吸引资金,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亦加入了这场战争。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模糊了金融边界,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电信运营商等纷纷介入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毫无疑问,各个互联网金融主体都身怀独门绝技,相互之间不仅良性竞争,也优势互补。
传统的金融业“大佬”银行,在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心态也是有所起伏,从最初的稍显“傲慢”,到最后的积极应战,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
来自银行业的傲慢与偏见
余额宝的出现,可以说是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余额宝”出世之前,国内的理财市场几乎被银行垄断,银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在“余额宝”诞生之初、规模尚小之际,大部分银行业内人士对其的态度可谓“傲慢”。
那时大部分银行从业者认为,银行的产品与客户定位和互联网金融是有区别的,与“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草根理财”属性不同,银行的客户更为稳健,分层亦相对更高端。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年10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当月储户存款流失严重,共计减少8967亿元。大量储蓄存款流向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而与此同时,“余额宝”的规模也急剧膨胀。从规模为0到100亿,“余额宝”用了一个月时间,从100亿到500亿,只花了2个月时间,然后是半年之后的1800亿,最令银行后背发冷的是,从1800亿到2500亿的规模,余额宝更是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
情势还在恶化。
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伴随着流动性的紧张,市场的资金利率持续高企,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也因此不断水涨船高。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当1月22日微信理财通首发上线,不仅客户量巨大导致了网络“塞车”;超过7.3%的年化收益率更是在一天内吸引了8亿多元的资金。
货币基金属性的支付宝、余额宝们横空出世、迅猛发展,直接动摇了银行的三大主体业务根基——储蓄存款、资产业务和支付结算中间业务。对银行来说,再不改变,就真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