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回落到5%以下。另一边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高的能达到10%以上。作为普通投资者该选择哪一个?
随着市场资金面逐步宽松,原本扮演“资金池”角色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回归合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而从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来看,未来要转向资管计划的银行正在加大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发和发行力度。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今年上半年25家商业银行共发行136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环比大幅上升40%,同比增加42.4%。
不过相比存在“刚性兑付”潜规则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选择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就得承受其带来的风险,这是投资者首先得考虑清楚的一点。
非保本产品发行量大增
从收益类型来看,上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以保本浮动收益类为主,共发行1150款,占比达84.06%;其次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为160款,占比11.7%;保证收益类结构性理财产品仅58款,占4.24%。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发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数量明显增加。长期以来,结构性理财产品主要以保本类产品为主,其中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比超85%。虽然上半年这种格局依然没有明显改变,但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大增125%。
“发生这种状况,说明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增加,让投资者不再一味关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还能有机会参与沪深300指数、外币理财等领域。”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说,“另一方面,银行这么做也是在做身份转换的一个尝试。”
去年以来,银监会接连发文,禁止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开展“资金池”业务。银行资管计划很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下一站。简单来说,银行资产管理相当于投资者将资金交给银行,由银行直接代为理财。投资者在享受高利率的同时,还要承担破产的风险。
这和目前结构性理财有很多相似之处。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打破刚性兑付,仅靠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所以,各家银行都会不断丰富产品线,将有更多的银行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下半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依然会保持增长。
实际收益率竞争力依然不够
不过,从实际收益的情况来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依然无法打动投资者的心。今年上半年,到期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远高于5%,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并未达到5%。
从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与平均实际收益率的差值来看,挂钩基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差距最大,其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8%,但平均实际收益率仅为3.4%。差距最小的是挂钩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产品均实现其最高预期收益率,平均实际收益率达5.36%。在未到预期收益率的80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也是主要以挂钩股票和指数的产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