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2018-06-08 16:19:46杭州网

仔细看这些学校的建校时间,大约都是在清末,也有的在民初,到今天都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了,所以这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在推动着中国的现代教育破土而出,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

1,

夏至未至,芒种已至。芒种是既要种又要收的时节,一方面是又到了高考、中考季,一方面是又到了毕业生把帽子扔向天空的时候,同时又迎来一些高校的校庆季,在今天百年已经不算稀奇了,因为“百年名校”实在是一个蛮好的品牌。在杭州有点历史的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我们认得出来的文化和教育界名人,既在A校“站岗”,又在B校“放哨”,同时又出现在C校的名人园中,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有的前辈就是这些学校的创始人,有的是在这些学校的创始之初就在那里任教了,所以一个人同时出现在几座校园里也属正常,比如说我们的鲁迅先生,他的雕塑既在杭高校园里出现,也在杭师大校园里矗立,同时,在厦门大学里也有,这都是我亲眼看到过的,至于说广州中山大学里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有时雕塑也有可能是批量生产,看上去是同一个人那倒还是对的,最多是风格上单一了一些。

话说浙江大学去年是120周年校庆,杭高明年是120周年,杭师大说今年也已经110周年了,中国美院则刚过了90岁生日。我不是相关校史方面的专家,但我对这些学校的来龙去脉颇有兴趣。前些年我去西湖孤山,看到林社门口的塑像便错误地将之当作了咏梅高手林和靖,经人点拨我才知道那塑像是林启先生的。林先生的事迹我还是略知一二的,因为杭州的几所有名气的学校,说起来都与他有关,所以不管是经过多少年,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还是蛮有意思的。

2,

1839年生于福建侯官的林启,本来跟浙江和杭州没有半点关系,但姓林的福建人有时也偏要跟杭州发生点关系,比如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再比如他的侯官老乡、那个以禁烟著称的林则徐。林则徐在做杭嘉湖道台的时候,曾经到杭州来视察教育,具体是看了敷文、崇文和紫阳三所书院,且亲书“是夫君子,诚之为贵;夫惟大雅,卓尔不群”的楹帖相赠,这个话在今天仍是极好的校训。前辈如此关心教育,林启自然视作榜样,尤其是林则徐在浙江沿海督防之时提出的“苛利国家生死从,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肺腑之言,不仅影响了林启,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有抱负的中国官员。虽然前辈多以悲剧告终,但心中理想从未泯灭,尤其是甲午海战的惨败,让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如何强大起来的问题。

历史不可假设,但还应允许想象,想象一个叫林启的福建人,如果当年不乱提意见,特别是向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权贵提意见,那他可能不会翻山越岭到浙江衢州来做官。衢州之衢,本有三省通衢之意,实际上在一百多年前是闭塞偏僻之地,可是林启在那里自己给自己证明是个好官,他在那里做了几件大事,一是整顿谷仓,备战备荒;二是劝人种桑植棉,还身先士卒,自己先捐出积蓄1000元助购桑苗,还发动妻子和儿媳养蚕示范;三是整顿当地的书院,规定学生可以住院读书,同时还设义塾12所,供贫寒学子读书……正因为他在衢州口碑甚佳,于是两年之后又调到杭州任知府。林启在杭州又一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好官。他在杭州甚至允许百姓可以拦官轿告状,还亲自接见平民来访,并且消除私设的“苛捐杂税”,同时还将相关禁令刻在石碑上。所以杭州士民称赞他,“先生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匹夫匹妇得其利。”还称他“守杭五年,政平人和”,说得多好啊,“政平人和”,这其实是为官的最高境界了。

但是林启最大的贡献,还不只是这一些,他最大的贡献是做了教育部长的事情,因为他在杭州办了三所学校,一所是求是书院,后改名为浙江大学堂,这就是浙江大学的前身;二是办了蚕学馆,即后来的蚕桑学校,办在西湖边的金沙港村,《申报》的史量才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林启在衢州为官时就极力推动蚕桑事业,他觉得要教人以养蚕,莫如办培训班,所以这所蚕学馆就是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还有一所就是养正书塾,这是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也是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之一。所以概括起来看,林启为杭州,也为浙江办了三所不同类型的现代学校,求是书院是开了杭州高等教育之先河,蚕学馆等于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发端,而养正书塾就已经具有了现代中学的雏形,就凭办这三所学校,林启就应该大书特书。

3,

求是书院办在杭州的蒲场巷,即今天大学路浙江图书馆旧址。当时那个地方有个寺庙叫普慈寺,但寺庙的住持不守清规,就被驱逐了出去,连寺庙都被官府没收了。我曾经查过这个住持到底犯了什么罪,但也都是语焉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寺庙就拿来当作办求是书院的场所了,所以那个地方叫“老浙大”是有道理的。当时作为知府的林启实际上还没这么大的权力,是浙江巡抚廖寿丰赋予了他权力,任命他为书院的总办。而“求是”二字从语义上看跟今天也没有多少变化,但它的全称实际上是叫“求是中西书院”,这才是区别于其他书院,因为当时传统的书院早就有了,而教会办的也已经有了育英书院,而求是等于是要走中西并重的路子。林启认为:“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 这既阐明了求是二字的来由,也指明了书院的办学方针。当时书院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博物、音乐、英语、日语等现代课程,购置了教学仪器和图书。林启还聘请外国人为正教习,教授各种西学,华人为副教习,一授西文,一授算学。学生的来源是由地方绅士保送20岁以内举贡生监,经总办考取复试接见询问,选择行为笃实、文理优长,平时究心时务而无嗜好习气的。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制,且要求学生要泛览经史及中外报纸,勤者奖,惰者罚,不能教育的除名。另外,书院还另选翻译3人,译述各种有用之书。

林启当时亲任总办,虽是兼任,但事必躬亲,特别是命题阅卷这样的大事,他都亲力亲为,第一届招生的考试,章太炎曾经考取第一名(后未就读),可以试想这些生源的素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时该院已请美国人王令赓教化学与英文。这个王令赓是个有名的传教士,曾在杭州创办育英书院,所以可以说用尽了杭州的最好师资。1898年,书院就派了诸暨人何燮侯等四名学生赴日留学。现在可以这么说,何燮侯是第一批赴日留学者,他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而且他刚好由京师大学堂跨越到北京大学,1914年辞职,由另一个浙江人胡仁源接任,然后才是蔡元培和蒋梦麟,可以说浙江人连任了北大的校长,浙江人办高等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求是书院在1902年改为浙江大学堂,1927年改为中山大学第三大学,当时实行的是大学管中小学的制度,第二年遂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1899年,林启还在杭州直大方伯创办了养正书塾,名字听起来是比较传统的,但实际上是一所新式的中等学校,之所以取名书塾,还是当时朝廷中有人抵制新式教育,所以只能旧瓶卖新酒。林启的新酒有哪些呢,除了国文、小学(《说文解字》)、经学、修身、算术、历史、地理(主要讲《水经注》)外,后来又新添了物理、体操、英文、音乐等。1901年11月,养正书塾改名为杭州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后,一般带“堂”的都直接改为“学”或“校”。也正是在林启办学新风的引领下,那几年杭州的民间办学颇有成效。1902年在杭州诞生了第一所私立中学——安定学堂,不久之后宗文义塾又改为宗文中学,同时教会学校也在杭州兴起。

而林启的办蚕学馆,更是前无古人。此馆为“各省开风气之先,为国家裕无穷之帑”,此馆他也兼总教习,且聘请曾经留法学习筛种的江生金为总教习,请日本和德国专家任教习,设置的课程有理化、动植物、蚕体生理、病理、解剖、气候、土壤、饲育、植桑、缫丝、采种等。一开始招来的以秀才为主,前三届的毕业生中籍贯遍布全国十八个省,可见这就像播种机一样,对发展蚕桑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遗憾的是,林启在1900年就离开了人世。如果再给他三到五年时间,或许这些学校会发展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林启没有到杭州来做知府,那杭州乃至浙江的现代教育会推迟五到十年乃至更后吗?

我的回答是:不!如果历史没有选择林启,那也一定会选择张启或李启,即现代教育和现代文明的潮流,是谁也阻挡不住的,是终究要在那个时代到来的。

如何证明我的观点呢?你只要看看近来国内一些高校的校庆纪念日。比如,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清华大学是1911年,复旦大学是1905年,南开大学是1904年。

仔细看这些学校的建校时间,大约都是在清末,也有的在民初,到今天都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了,所以这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在推动着中国的现代教育破土而出,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不是个人可以左右的,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林启的功绩,而恰恰是在肯定林启。林启为官一任,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清末那批官员中头脑极为清醒的人,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到了后期,朝廷已有打压学校之势,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要办起养正书塾,之所以取书塾之名,就是为了转移当权者的视线,以为还是老一套的学堂,其实老司机开的已经是新的跑车了,这是林启最为了不起的地方。是的,做个清官廉官也很了不起,包括减租赈民,但是能开启民智,教育救国,这才是最大的了不起,因为他知道,他的谏言朝廷是不会听的,以前不会听,现在不会听,将来也可能不会听,不仅不会听,还会打击报复,那怎么证明自己?怎么证明中国是可以强大起来的?那只有办教育,只有教化于民。

但是教育又是不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的,我们今天动不动讲百年校庆,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找点底气,实际上三四十年、四五十年,认认真真办学,一年一年地办,一届一届地办,那终是会有成就出来的,只是我们现在太性急了,总想新桃换旧符,总想学区房里淘金子,殊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我们新写的不过也是一首首旧歌而已,旧歌有什么不好呢,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孙昌建    编辑:钟一鸣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竹海映云海
我国超级钻机...
这或是浙江最...
缤纷悉尼灯光...
民族歌剧《伤...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2018“东南佛国•杭州”托钵行脚佛教慈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24小时综合自助办事服
为送女儿进杭州幼儿园 他做了这件事 被行
深入推进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开创杭州新的社
长寿桥小学开展非纸笔项目式学评
杭州剑齿虎橄榄球队正式入驻下城
“芒种”节气  2018杭州富阳·渔山稻
广东冲锋舟送考生 因台风暴雨天气连夜积水
男子霸占亡弟房子9年 称“侄女是女孩没继
广东云浮发生山体滑坡一民居被埋 已造成5

夏威夷火山喷发导致...

巴以冲突致千余人受...

素颜漂亮的5大女星...

这种布是用来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