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良渚遗址的重要发掘人 也是省考古所的大家长 刘斌:考古人生AB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23 08:44   

浙江日报(记者 严粒粒 刘慧)良渚古城遗址入遗,不过是厚积薄发的契机。

“有机会的话,你们一定要去写写刘斌!”很早以前,不少人就曾向记者诚心推荐。刘斌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发现者。

上世纪80年代,环太湖流域的反山、瑶山、福泉山等重要良渚遗址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玉器研究进入高潮。但关于良渚文化是否称得上“文明”的论断,学界仍在推测。直到2007年良渚古城真容初露,良渚文化正式从“文明的曙光”被认可为“成熟的国家文明”,证明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作出了杰出贡献。

“是你穿越了五千年光阴,还是我走过了几万里山河。里海的夜,像宝石一样的宁静。守着阿拉伯古老的传说,今夜因为你而注定永恒……”

入遗前夜,刘斌在阿塞拜疆的等待中写下了诗句。我们从中读出了深情的暗涌,便更想与他进行一次交谈。

7月11日,申遗成功的第五天。刘斌回国的第二天。我们走进良渚考古与保护中心,窥见了他与良渚互相成就中起伏的波澜……

理性 感性

杭州城还在庆祝和欢腾中沉浸。

从市中心往余杭方向走,祝贺的标语被印成旗帜排在路两行,向所有路人传递着捷报。风一吹,兴奋情绪也跟着扬得到处都是。

考古人则很善于克制。也许是职业的关系:考古工作具有不可重复的“破坏性”,发掘时若过于喜形于色,万一出了失误便是“回天乏力”。

中午时分,良渚考古与保护中心一如平常。有人在修复文物,有人在讨论新的发现。

刘斌在食堂吃着与平常一样简易的工作餐。省考古所的新办公楼快装修好了,他刚刚从新址验收回来。

“事情排着队等着做,没什么时间休息。”前一天,从巴库回来的飞机刚刚降落上海浦东机场,刘斌便被车接走去参加市里的工作会议。航程鼾声四起,这个一米八的“大高个”在局促的座位上,拟好了会议的发言稿。

这几天,大众对于良渚的关注度,几乎到达了良渚考古83年中的顶峰。刘斌变得更忙了。

“心态没什么变化”;

“良渚……良渚还有很多谜没有解”

……

对话,只能在筷子的起落间见缝插针。当天下午,刘斌还有公务在身。问答有些不得已的仓促,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疲惫与歉意。

行内人说:一个沉默的、安静的、可能还有些憨憨的考古人,一个平常到你绝想不到他会有什么不凡经历的人,请你给他倒上一碗烈酒,或许就能撬开他的嘴巴。

我们的手边没有酒,却有另一个“话引子”。

不忍多扰的我们,本想以儿童教育话题收尾。哪知刘斌的话匣子忽然打开。“教育太重要了。文化素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热爱中华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民族。”

于是,筷子放下了。

“博物馆是展示城市文明、城市形象的窗口。现在很多父母、学校都会把孩子带来良渚博物院参观。考古知识很晦涩,即便有解说,成人理解也有难度,何况是孩子?”

接着,手势开始丰富。

“你说那些良渚知识,要是老师、家长不懂,谁来给孩子讲解?光靠来博物院一趟,听讲解员说恐怕不够吧!何况还有人来不了呢。”

说着说着,语气也抑扬顿挫起来。想催刘斌起身的工作人员,在门外探了又探,也没好意思进来打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秉持对时间尺度的洞察力,考古人知晓“少年强,则国强”的客观规律。

几天前,国内首本良渚文化主题童书绘本《五千年良渚王国》付梓出版。在去年申遗工作最白热化阶段,刘斌还是欣然答应成为第一作者,对内容的权威性、趣味性负责。

“市场上关于良渚知识的读物,大部分是图录和学术文章。做科普童书十分必要。”有些内容还有缺憾,他承诺会参与再版修改。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连办十年,刘斌的开营讲座也讲了十年。

当天晚上,刘斌把自己从会议、研究业务中“借”出了一个小时。他要为小读者开设一场良渚知识科普讲座。

现场有孩子问:“良渚有那么多玉,五千年前小朋友的玩具也是玉吗?”

刘斌似乎没有料到,象征王权的玉竟会是孩子眼里的玩具。他一愣,手一拍脑袋,哈哈一笑:“良渚人的玉是很尊贵的,不能玩。但是我们挖出了许多木头陀螺。”

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了一个,和电视新闻里严肃的考古专家形象有所不同的刘斌。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严粒粒 刘慧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