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漫像
插画:彭 琼 设计:劳思雯 原图:王建龙
浙江日报(记者 何双伶)
编者按: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源地,浙江走出了以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快递业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一张“金名片”。目前,浙江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二,快递从业人员30余万,其中约一半为“快递小哥”。而与之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群体的职业保障、生存状况,似乎还“行走”在慢车道上。去年以来,共青团浙江省委发起“快递小哥”专项调研,本报记者也加入其中,试图为这个群体进行“画像”,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当“你的包裹到了”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其背后庞大的快递员群体动态,也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不久前,山东一名圆通女快递员遭投诉向客户下跪乞求原谅一事,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波澜。几乎同一时间,江苏常州一名顺丰快递员因遭投诉吞下40颗安眠药,后被成功抢救。6月下旬,陕西省汉中市一快递小哥因挡道遭车主责骂,一怒之下砸坏奥迪车并被刑拘……接连几起事件,引起社会对快递员群体的高度关注。
“快递小哥”,你在浙江过得还好吗?去年以来,共青团浙江省委针对这个新兴青年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与75位快递小哥、3个地市15家快递公司负责人以及就业、物流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访谈交流中,“他们是谁”“他们过得怎样”“他们需要什么”“怎样服务他们”等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起来。
推荐阅读
爸妈出国游 杭州女白领突然发飙!连打20几个跨国电话 还是"输"了…
现状1
他们奔着更好生活而来
但月薪上万者凤毛麟角
一个周六日,记者走进京东物流在杭城的某站点。“周末的快递量会少些,所以才约你过来。”“快递小哥”周茂江一边蹲在地上分拣快递,一边对记者说。只见他快速拿起一个个包裹扫视地址,筛选出自己辖区的快件,不一会儿,眼前就堆出了一个“小山包”。
周茂江说起自己的工作时间表:早上7时30分打卡上班,分拣运抵的包裹;9时左右出门送件,12时左右找个快餐店吃中饭,随后继续送件;下午3时前回站里分拣第二批包裹,送件并取件,晚上7时左右下班,一天一般送件百余个。回家洗漱一下就睡,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
“为什么你会当快递员?”记者问他。今年37岁的周茂江笑笑说,自己是福建人,曾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创业失败,欠了爸妈不少钱。因为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匆匆在老乡的介绍下来杭州当起了“快递小哥”,“6年前,五六千元工资不错了。现在想想,做这个决定有些仓促,但自己没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再加上年龄也大了,就一直干了下来。”
据今年团省委发布的《浙江省“快递小哥”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门槛不高的“快递小哥”工作,吸引了不少择业渠道窄的体力劳动者。在遭遇失业、生意失败等危机时,那些资源有限、能力有限的人,也会把当快递员当做谋求生存的过渡之计。这一新兴的青年职业群体有着鲜明的特征:大多都是80后、90后男性,来自省外的农村地区,初高中学历;大专以上学历从业者很少,但近年来在稳步增长;工资普遍在4000元以上,较高的薪资是大家选择这行的原因。
“月薪过万对快递员来说很常见吗?”记者问周茂江,他立刻笑着否认说:“那都是媒体的炒作。这两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的收入基本在五六千元,旺季能有8000元左右,上万的很少。”周茂江还说,快递这行的收入和送件、收件量是挂钩的,赚的都是辛苦钱。在记者的要求下,他介绍了月薪过万的同事吴增明接受采访。
“每年我也就在‘618’‘双11’这两个时间段能月薪过万。”吴增明说,购物节期间,他每天要送200多个件,一整天排得满满当当。他说,月薪过万和派送区域也有关系,自己送的是颐高数码城以及几个写字楼,快递较多,这才有机会月薪上万,“虽然平时很辛苦,但一想到在老家的两个孩子,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快递小哥”群体的工作年限普遍在5年以下,6年及以上的较少,流动性较大。哪怕是月薪过万的优秀快递员,也很少将其作为终身职业。他们告诉记者:每天工作时间基本超过10个小时,遇到网购高峰期,甚至还得通宵分拣包裹。不停地拼时间,其实就是在拼身体。不少快递员成家生娃后,会深感体力不支,就逐渐退出了。
下一页
现状2
他们熟悉城市每个角落
却仍有着强烈的漂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