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记者 李维和 丁以婕 李忠
龙翔桥之于老杭州人,恰如王熙凤之于荣国府。凡提到这三个字,身未至,人潮涌动、灯红酒绿的气魄却早已浮现。
每逢节假日,它必是人气担当——公交爆满、地铁限流、连人行道都难有个站地儿......大杭州几乎年年为它上热搜!
不过,哪怕真正的杭州人也未必知道,很久很久以前,龙翔桥真的只是座桥!我们找到一位曾经家住西湖边的92岁老杭州,实名告诉你龙翔桥怎样从一座桥,变成了如今眼花缭乱的商业、网红集聚地。
上世纪40年代,龙翔桥已是最热闹
大名鼎鼎知味观也在这里起步
李三九,今年已92岁高龄,要说龙翔桥一带的故事,全杭州怕也没几人能比他更熟悉。不说别的,光是他从苏北老家坐船来杭州时亲眼见过实实在在的龙翔桥,便很少有人能比。
李三九当年是来投奔亲戚的,在亲戚的店里当学徒,学做烧饼油条,做成后再挑到松木场去卖。李三九喜欢看戏,不论京剧、越剧,有戏他就会去看一看,尽管学徒没什么收入。
他至今记得,上世纪40年代,龙翔桥便已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国际大戏院(即现胜利剧院)、西湖影戏院(后来的西湖电影院)、太平洋大戏院(后来的太平洋电影院)人气火爆,报纸上常能看到它们的影讯。延龄路(即今延安路)上还有当时杭州最高的大楼金城饭店,站在饭店露台上便能尽揽西湖盛景。
杭州解放之后,李三九告别亲戚,到东坡路上摆了个摊子,自己讨生活。那时候,东坡路上的小吃店和小吃摊便不少了,李三九与不少小吃老板都熟悉。他记得有一位姓孙的老板,是绍兴人,当时开的店面很小,但生意不错,卖的是面和馄饨。到今时今日,杭州无人不知这位孙老板当年创立的招牌——知味观。
做了几年生意,攒了些老婆本,李三九终于娶妻了。1954年,他迎娶了一名姓蒋的同乡姑娘。至今,他仍保存着那张盖着“中城区人民政府”印章、有区长签字的结婚证。
中城区在哪?早没了,当年它的范围大致与如今湖滨街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