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酱腌季 你家阳台晒了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12-04 07:19   

路边晒着的冬腌菜

  老孙家的冬腌菜缸上写着“11月23日”

72岁的高福林大伯,在灵隐寺后面的白乐桥村开了一家农家茶楼。地方不大,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个棚子,摆了四五张桌子。

昨天中午我路过的时候,被门口晾的两排酱货“震撼”了:一排还没来得及浸酱油的鸭子,20多只齐刷刷地挂在竹竿上;一排酱肉已经做好了,在太阳下泛着油光。

见我拍照,高大伯端着饭碗走过来,“这是我刚刚晒的,还没来得及下酱油呢。要拍的话,等一等啊,我给你拿酱好的,毛漂亮,(杭州话,意思是“很漂亮”)他一边说着,一边放下饭碗,端出一个盆,里面放着半只酱鸭、一块酱肉、一个鸭头。高福林拿起鸭子,直直递到我鼻尖,“你闻闻看,香不香!”

真的香!每年闻到这种香味,看到小区里的大伯大妈、西湖边村子里的老杭州,开始在有阳光的角落里,摆出小椅子、搭上小竹竿,晒出长梗白菜,晾上酱鸭腌肉酱肉,那才是杭州冬天最踏实的味道。

从节气上来说,北方人一般过了立冬就要开始腌白菜;南方一般要等到小雪过后。今年的小雪是11月22日,这两天太阳正好,杭州今年的酱腌季已经开始飘香。

禽流感后今年鸭子涨价

高大伯家酱鸭比去年少了一半

昨天中午,高大伯的茶楼里没啥客人,只开了两桌麻将,一桌大伯,一桌大妈,都是村里的老住户。

大圆桌上摆了七八个小菜,是自家人的午饭。高大伯和大厨儿子,面前都摆了一小杯白酒。

高大伯今年腌了150只酱鸭,还做了100多斤酱肉、腌肉,“今年酱鸭做得少,去年起码300只。主要是今年禽流感,鸭子很紧张。经常供货的老板送鸭子来,去年35块一只,今年卖到了50块,太贵,只好少做点。”

问起做酱鸭有啥诀窍?高福林小酒抿一口,和儿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

“一定要呆头鸭,背上、肚皮上的肉要厚,不胖不瘦。肚皮剖干净,太阳底下晒两个小时,摸摸水干了就收进,浸到酱油盆里。酱油要没过鸭儿的背,否则吃起来咸淡不均。

“酱油,最便宜的塑料袋装的就好了,这个原汁原味的老酱油最入味。

“浸酱油的时候,就只放酱油,糖啊味精啊都等蒸的时候再加,不然味道就乱啦。”

“盆里浸两三天,鸭子拎出来,太阳下再晒个两三天,就收起来,找个地方晾着等着吃吧。”

酱货架前,来来回回有人走过。有人看来看去动了心思,想买几只酱鸭。高大伯说,卖的话80元一只。但很快又变了主意,说还是不卖,“卖光了,店里不够吃嘞。”

高大伯的茶楼,望出去是一片茶田,风景很好。曾经有人想一年28万元找他租,高大伯想来想去,还是没同意。“动心嘛肯定动的,租出去比我这样开个茶楼,赚得多呢,而且还不吃力。”高福林说,“但是住了这么多年,这里地方这么好,搬走了,可能晒酱鸭儿的条件都没得嘞。年纪大了,还是要找点事情做做。”

任阿姨100斤冬腌菜特意少放盐

让亲戚朋友带回去吃得健康点

冬腌菜,也就是腌白菜,也是杭州人“酱腌季”的主力,高福林的院子里倒没看到。“冬天吃火锅,或者炒二冬,冬腌菜不要太好。”高福林咂吧着嘴说,“不过我这里很多村里年纪大的人来吃,咬不动,所以就不做了。茅家埠做冬腌菜的多,你要么去那里看看。”

茅家埠也是西湖边的茶村,住了很多老杭州。问起冬腌菜,一位笑起来特别爽朗的阿姨凑过来说,“我家有,100多斤呢。”

阿姨70岁,大名任森美。她领着我往她家走,一路上碰到卖橘子的,做村里工程的,都要热络地打个招呼。

任阿姨家在山脚下,沿着石阶搭的一个小棚子上,冬腌菜已经铺满了棚顶,石阶、木桌、竹竿、阳台上也没放过,绿油油一片。有个竹竿上还晾了10只酱鸭、3只大青鱼干、几块酱肉。

任阿姨手脚利索地拖出一个大缸,搬开石头,里头的冬腌菜已经有些微微泛黄了。这是她12月1日放进缸的,差不多要腌20到30天。

任阿姨家里6口人,100斤冬腌菜哪里吃得了,但是任阿姨有自己的打算:“要腌多一点的。每年冬天亲戚朋友来玩的时候,都要问有没有做好,我总要给他们带点回去;10只酱鸭儿也要分五六只出去。”任阿姨说,“我晓得现在人讲究,要吃得清淡健康,所以盐放得比以前少,配上冬笋、肉片炒一炒,鲜煞!”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文/摄 通讯员 王林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