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造良法善治新天堂——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5年立法工作回眸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12-27 06:48   

杭州日报讯 2023年2月22日,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编者按】

12月4日,市委召开立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全省立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过去5年我市立法工作成果和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法工作。

5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为打造良法善治新天堂夯实法治基础。

杭州,是我省最早获得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之一,行使地方立法权已有36年,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06部。

5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制定了一批富有杭州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助力改革稳定的法规条例,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29件,立法质效持续提升,以法治力量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立法体制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长期的立法实践证明,只有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有效破解立法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市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大立法事项向市委报告的实施办法等,适时提出立法要求,及时研究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确保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5年来,市委先后研究重点立法项目22件,党的领导在地方立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得到落实。

“我们切实增强坚持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地方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将立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立法项目等重要内容及时向市委报告,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市委部署要求,确保立法工作与市委中心工作始终同步同调同向。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全国首部生态“特区”保护法规《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促进千岛湖的保护与发展。

紧扣推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以市人代会立法形式制定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推进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数字贸易促进等相关立法工作。

“市委全会提出高水平打造‘湿地水城’努力建设宜居城市实践典范的目标要求后,我们立即着手落实,加快制定《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法规的实施让杭州湿地保护有法可依,从地方立法角度保障市委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

积极创新立法工作机制

5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探索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和方式,不断提升立法工作质效,取得了积极成效。

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的主导地位,是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决定的。市人大常委会健全了立法项目征集、专家论证、立法听证、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等制度,出台了地方立法技术规范、地方性法规立项办法、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规定、立法评估办法等制度机制。充分发挥立法咨询委员会作用,为每一部法规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作出专业评估。

落实重要法规起草“双组长”制,组长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共同担任,协调解决法规起草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高质高效完成起草工作,市政府及时研究提出立法议案,充分发挥法规制定中的重要依托和基础作用。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2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1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相关部门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区为成员单位。通过实行法规起草“工作专班”制,“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擦亮“西湖龙井茶”金名片。“组建这样高规格的立法工作队伍,就是为了加强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把《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打造成立法精品。”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创新立法工作机制方面,杭州还有许多创新举措,比如:立法起草过程中,专门委员会和法制委员会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反映民意、汇集民智、协调民利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法规审议质量。《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首次采用“两审三表决”的方式进行审议,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能充分讨论和发表意见建议。《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首次实行“三审四表决”,为破解物业管理“顽疾”开出法治良方。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如何制订?期待你的声音!”2023年初,一篇题为《2023年杭州立哪些地方性法规?等你来投票,赢亚运好礼!》文章走红网络。

“截至投票通道关闭日,全平台有关该活动的相关报道阅读量达到57.4万人次,参与投票人数为16437人次,小程序后台收到有效留言91条。”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市人大常委会自觉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升地方立法工作,着力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在立项、起草、审议、论证、评估等全流程、各环节中,尽最大可能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让每一件法规都载满民意,确保立法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重要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早在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就积极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从依托代表联络站建设2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起步,到2019年优化调整23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2022年扩量提质到34家,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类型更丰富、典型性更突出。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34家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直通车”作用。

“我们立法点收集的立法建议,有些真的被采纳吸收到了《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中,让我深刻感受到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身边事’”。临平区人大代表、崇贤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员顾雅说。

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场地设施、人员力量、职责要求,以及设立程序、准入条件、成效评价等进行规范。同时推出了以汉字“立法”为核心,融入三潭印月、人大、船等元素的杭州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属标识,显著增强杭州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辨识度。

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发建设了基层立法联系点数字化应用场景,让百姓的心声更快、更准地体现在立法中。该应用场景,根据不同行业与人群所需,专门推出驾驶舱、浙政钉手机版、微信小程序等多个版本。应用场景注重发挥市级媒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优势,通过媒体平台获取数据,分析热词,收集更广泛的立法民意和法治需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收集法规草案意见建议3万余条。

除了立法联系点以外,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公开征集立法建议、立法调研、立法评估、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立法协商等制度,广察民意、汇聚民智,使每一项立法成为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的“良法”有了充分保证。

建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会前进站制度,每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前,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即将审议的法规草案,听取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实现法规草案进代表联络站征求意见全覆盖。

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征集意见。今年7月,2024年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征集工作启动后,市人大常委会向市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同时,通过基层单元、代表在线等征求全体市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的意见,通过《杭州日报》、杭州人大网、杭州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使立法计划更加接地气、顺民意。经过征集,共收到立法建议项目42件。

努力打造具有杭州特点的创制性立法成果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3年2月22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为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说。

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杭州还在全国率先制定会展业促进、城市国际化促进等条例,制定出台了社会信用条例、钱塘新区条例。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这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始终秉持的理念与宗旨。

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和“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开展创制性立法,探索小切口立法,努力取得具有杭州特点的立法成果。

首次以城为单位制定《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用法治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填补了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白。

“伴随着条例的出台,杭州一万多处文化遗产将会得到更全面的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将会更好地留给子孙后代。”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华芳表示。

为打造杭州特色优势、引领绿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制定修改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供水工程管理、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发展、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等条例。

城乡建设与管理、基层治理是地方立法的重要方面。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城乡规划、乡村建设、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垃圾管理、街道居民议事等法规,着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提升治理水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定,以“小切口”立法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2020年,《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明确人脸识别禁止性条款,被列入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立良法,促善治。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立法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地方立法工作与时俱进,为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