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摘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1-07 08:12   

在2020年12月31日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举行了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高新区(滨江)、建德市、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的党委(党组)书记作了述职。本报今天刊登述职报告摘要。  

改革赋能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 王 敏

高新区(滨江)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滨江样板。

一、探索产业创新联合体改革,赋能“数字创新核”。聚焦基础研究和高校资源相对不足等痛点,补短板、强优势,不断深化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联动。打造“创新联合体”赋能产业链。启动硬科技攻坚,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建设公共技术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关键性技术。探索“企业创新积分”赋能金融链。全国首创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增信机制,目前银行授信总额已达1.3亿元,审批发放35家企业贷款7000万元,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知识产权一件事”赋能创新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设立全国首个全门类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70件。

二、探索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赋能“产业生态圈”。以数字化变革撬动政府治理理念变革,不断破解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努力建成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融合的滨江范例。“去中心化”改革带好头。推动服务理念、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重塑再造,压减市民之家50%以上的实体窗口,整合资源增设企业服务专区、网办掌办专区等,依托街道“亲清驾驶舱”提升基层企业服务能级,打造线下“15分钟政务服务圈”。商事制度改革不停步。获批全国商事制度改革促进政务环境提升标准化试点,率先推出商事登记无人智能审批,形成24小时数字化服务闭环,全区已有140家企业通过智能审批。基层治理创新勇争先。依托城市大脑滨江平台,结合清点停车场、置换停车位等手段,实现浙大儿保医院等重点街区“车辆不排队、直达停车位”。打造集智能分案、分层过滤、多渠道解纷、大数据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码解纠纷”平台,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诉前。

三、探索民生事业供给侧改革,赋能“人才蓄水池”。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在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每年引进人才3万人以上。在“定制教育”求突破。打造全市首家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突破原有户籍招生模式、传统幼儿园规划布局、建筑物使用功能等难点,让孩子陪父母上班,让企业先进技术赋能教育。在“创新养老”下功夫。打破传统养老机构物理空间与原有开放生活割裂的痛点,探索全国首例“多代同楼”养老服务项目,以“陪伴互助”“多代同住”形式,单项养老服务向“老年+青年”的双向陪伴服务转变。在“职住合一”见实效。聚焦房源有限、分配机制不合理、流转率低等问题,开展人才房指标盘活改革。15天收回441个空闲指标;率先试点人才房公开摇号,实现配租全程在线;加码推出“人才房三年倍增计划”,全区在用房源达4437套,到2023年底力争达到1万套。

四、探索空间集约型开发改革,赋能“未来试验区”。着力破解用地瓶颈,力争有限空间无限发展,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634.4万元/亩,持续领跑全省。试点“政府代建”工业综合体。供地供楼双轨并行,既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用地空间,又以专业化、全程化服务帮助科技企业搞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工业项目集群建设和资源高效配置,目前已签约拟入驻企业8家。推进“区域共建”特别合作区。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突破项目引进、审批服务、人员管理、利益分配等障碍,入驻富芯半导体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达470亿元。探索“企业联建”共享产业园。开全省先河,突破相邻地块间地下室相互退界、出入口设置、赋码备案、绿地率指标等限制,组织光云科技等四家企业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扩大地下使用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增加地下室机动车位205个,节省投资约3千万元。 

数字赋能推动强村善治 打造乡村治理建德样板

建德市委书记 童定干

建德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具有建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相关做法得到省委、杭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领跑者》刊发。

一、聚焦资源整合,搭建数字乡村治理大平台。抓住阿里巴巴“2020春雷计划”全国首批实施对象机遇,合作开发乡村钉平台,建立起“市、镇、村、组、户”五级管理的数字乡村架构体系。一是便利群众,实现村民可议。把社会治理网络从线下整合到线上(每日活跃度保持在2万人以上),在乡村钉推出“线上连心桥”“指尖圆桌会”“村口大樟树”等模块,村民可随时随地就产业发展、美丽创建等村务村情进行讨论,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村民议事厅”,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众人事众人议”。二是便于履职,实现村官可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最多反映一次”、信访超市等整合到乡村钉,设置民情反映、书记信箱、全员群等功能模块,村民通过跳出弹窗、“钉一下”等方式,实现问题“一键反映、秒回即办”,村干部、网格员“第一时间收件、第一时间代办”,工作在平台上实时留痕、自动生成台账,倒逼干部自加压力、尽责办事。三是便于监督,实现市镇可管。打通浙政钉与乡村钉的链接端口,开发出美好账本、项目管理、宅基地管理、集体审账等应用场景,实现市、镇、村三级信息可查、事项可管,形成“村里代办、镇里帮办、部门协办”三级联动数字治理平台,通过智慧赋能,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一步落实。

二、聚焦功能融合,展现数字乡村治理大智慧。一是高效监督守护清廉。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成立大数据监督实验室,采用5套分析方法、295项规则模型和313个专利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比对、分析,在全省率先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监督监察“一网覆盖”的公权力智慧监督系统。聚焦村级资产、工程管理、民生资金等八大事项,探索“8+N”乡村监督模式,实现村民“掌上访问”,将监管阳光化、规范化,让人人成为“小微权力监督员”。前11月平均办案时长下降25.6%、涉纪信访下降21.3%。二是高效协调化解矛盾。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完成平安通、流管通、河长通“三通”APP并入浙政钉,融合“雪亮工程”“平安建设”等信息系统,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基层治理大数据库,有效推动全市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揽调处、一站服务”高效运转。前11月线上受理群众信访件1.15万件、解决率达93.3%,万人越级访率下降23.4%。三是高效指挥打赢硬仗。依托城市大脑建德平台,融合应急、防汛、疫情防控等指挥平台,归集政法、气象、卫健等部门信息、条线数据,形成“统一指挥、信息汇总、高效集成”的基层治理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成功应对疫情防控和新安江水库首次九孔泄洪等“大战大考”。

三、聚焦效能聚合,激活数字乡村治理大能量。一是激活比拼争先能量。开展“乡村善治”大比拼活动,每月晾晒比拼结果,通过赛场赛马、比学赶超,一批善治村脱颖而出。如更楼街道率先开展农村家宴中心建设,找到破除隆丧厚葬、推动乡风文明的有效入口;又如大慈岩镇将治理重心下移至邻里,运用邻里“微法庭”等载体,着力打造“新时代·邻里睦”乡村治理品牌。二是激活基层创新能量。坚持数字助力基层治理,如寿昌镇以“云走访”为载体,打造一个村民圈、一个公众号、一个直播间、一个APP、一个二维码“五个一”治理平台,推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寿昌经验不断深化,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三是激活经济发展能量。以“数字+旅游”“数字+农业”为路径,加大产业融合力度,吸引1500余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建成示范型农创客平台6家,带动农产品产销2.4亿元,实现全市“3020”全覆盖。 

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茂东

市人力社保局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就业工作新挑战,突出政策、机制和服务改革创新,促进更高质量就业。2017年至今,城镇新增就业162.0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6%以下低位运行,2018、2019年连续2年获得省政府就业创业督查激励考核第一名。

一、主动应对,持续升级就业政策。2017年以来,紧盯就业稳定性不高、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深入企业、高校调研,不断完善具有杭州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市域就业政策一体化,统一城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待遇标准,城乡职工同等参保缴费、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18年,着力推进就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提标扩面各类就业创业补助和社保补贴。2019年,积极援企稳岗,支持自主创业,提升就业质量。2020年,创新举措应对疫情,开通全国首趟复工专列、湖北恩施扶贫专车,助力复工复产;打好“减返降缓补”组合拳,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全年减免和返还社保费近370亿元,惠及企业约55万家;出台新一轮大创三年行动计划,重磅推出应届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等政策,新引进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40.66万人,相比2019年全年增长91.9%。

二、积极解难,优化创业扶持体系。紧扣“双创”发展需求,打造一条集资金、空间、培育和项目为一体的全要素创业链。构建集生活补贴、项目资助、担保贷款和基金扶持的资金支持体系,解决创业融资难题。依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高校资源,建立11个留创园、20个大创园、22家创业陪跑空间,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探索创业梯度培育模式,与104所国内重点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在41所在杭高校建立就创指导站,建立上海、南京、黄山“师友计划”分中心入选中国十大地方就业创业创新事件;设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日”;依托国内首家公益性大学生创业学院,分层培训1400余人,推出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每年选拔20人分别给予50万元培育资金。目前,160名杰出创业培育对象所在企业有13家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购。2017年来,新增大创企业9424家,累计带动就业4万余人。

三、突出精准,创新就业服务机制。编制发布紧缺人才目录、紧缺工种目录和高校毕业生在杭就业情况报告,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实施就业援助精准服务,举办就业援助公益示范、私人定制服务周等专项活动300余场,服务28万余人次。疫情发生后,创新搭建稳岗就业余缺调剂平台,为1909家企业调剂员工2.5万余人。实施“结对淳安·创业助跑”帮扶计划,促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就业。率先成立长三角人才云市场,成功举办高层次人才云聘会。探索东西部劳务协作“四千行动”新模式,国务院《扶贫信息》3次推广“杭州经验”,我市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做法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四、数字赋能,加速集成应用改革。紧盯就业创业堵点、痛点,推进员工招聘、失业、创业等11个“一件事”改革,2019年在全国首创“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8部门17个高频事项整合成“一件事”,实现全流程窗口“最多跑一次”或网上“最多报一次”,覆盖1万余家大创企业,获新华社内参报道和国家人社部、省“竞跑者”推广,并入选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案例。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典型做法在人社部行风建设调度会上作经验交流;“社保易窗”智能经办服务平台和灵活就业补贴管理模式改革获全省人社系统竞争性改革试点优秀项目。此外,34个就业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和全城通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网上办理“跑零次”在央视新闻头条报道。

聚焦改革创新 打造“家门口”幸福养老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凌超

市民政局聚焦改革创新,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推动出台《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经验先后在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全国以及全省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推进会上交流,并入选2020年国家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一、聚焦家院一体,打造城乡均衡“托老所”。全市2691家村社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4家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一是15分钟“一站式”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突出“床边、身边、周边”养老,赋予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微型养老机构”基因,功能辐射辖区内村社级照料中心,专业服务延伸至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政府购买上门服务等,创新推进“时间银行”互助模式。二是中心城区“类机构”居家照护模式试点推行。搭建智能养老设备和信息服务平台,为300多名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24小时生命体征监护、康复护理等机构式照护服务,将养老机构床位“搬进家庭”,有效破解中心城区“机构床位一床难求”的养老难题。三是农村地区“不离亲”微型机构成功探索。支持农村闲置用房改建微型养老机构,在桐庐探索10-30张床位的独立法人资格“家院一体”微机构,依托慈善基金和长护险实现可持续运营,探索形成“村建民营”模式,走出农村失能老人养老难题破解新途径。

二、聚焦康养融合,提升原居安养“幸福感”。将康复服务融入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为失能失智和高风险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和生活照护等服务。一是打造“全链式”康养照护。在3家市级、11家区(县)级服务机构建立康养联合体试点,联合辖区医疗、康复、养老等机构,联通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建立康养分级转介机制,规范康养服务标准与流程,实现医、养、社、家“全链式”康养照护。二是构建“闭环式”康养服务。西湖区率先实现评估、服务、结算“闭环式”康养服务。拱墅区线上开通4大类25小项康复护理服务,让“老有康养”逐渐成为老年人标配。三是实施“认知症关爱”行动。率先全国创设“4+X”失智老年人早期非药物干预模式,发布全国首个《社区认知症白皮书》,为老年人提供轻中度认知症早期干预服务以及重度认知症照护服务,有效破解认知症老人养老难题。

三、聚焦数字赋能,破解养老最后“一公里”。迭代升级市级“互联网+养老”平台,全天候为15万低收入高龄及失能老年人提供“一键呼救”等13项服务。一是首创“重阳分”。改变传统支付模式,率先全国创设养老电子货币“重阳分”,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护理费等。通过市民卡APP端,老人可以享受“点单式”服务,服务质量全流程实时在线监管。二是高龄津贴“补贴秒达”。2018年起,杭州高龄津贴发放实现“零次跑”,2020年再次升级,依托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实现“补贴秒达”,老人会在生日当天收到这份“数字寿礼”。三是率先推行“养老顾问”。在手机端“智能养老管家”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就可精准匹配惠老政策,“养老地图”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查询周边养老服务设施、VR全景导览,线下养老顾问提供助餐、敲门守护等“私人订制”服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