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全民奔小康的逐梦之路上,基层干部以开路先锋的高昂姿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奋发进取、勇开新局。一幅幅动人的锦绣小康图背后,凝聚着基层干部怎样的心血和汗水?
昨日,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杭州、温州、湖州、嘉兴与舟山的6位年轻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表,现场分享了他们的小康奋斗足迹和炽热情怀。 1989年出生的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位“网红书记”如今可以说是“行走的下姜村代言人”。2016年,她放弃在杭州打拼8年的高薪工作,将自家民屋改建成名为“栖居”的精品民宿,成为下姜村返乡创业的第一人。 “这是源于一种对于时代的自信。因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相信农村将迎来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姜丽娟谈起返乡创业的初衷时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姜村人,她深感自豪。从曾经“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的落后村,华丽转身为“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来下姜”的示范村,2019年,下姜村共接待游客量73.3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3元,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休闲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今年8月一上任,姜丽娟便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户,了解民情,用心谋划下姜村的发展,“我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受益者,也是践行者。作为年轻的基层干部,除了真诚以待,我觉得更要用新思维去打开发展新篇章。”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层非常重要的含义,那就是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杭州市拱墅区和睦社区党委书记周呈对此深表认同,“对于我们城市社区来说,良好的邻里关系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和睦新村,总体特征就一个字——“老”,房子老、小区老、老人多,60岁以上老人占36%,70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占四分之一。如何提升老人的幸福感?“我们把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作为工作重心。2014年开放老年食堂,每天为1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2016年引进社会组织,成立全市首个24小时托管照料中心;2018年建成了1万多平方米的养老街区;2020年再次整体改造,新增口袋公园,拓宽小区道路,增加停车位,为养老中心配备爬楼机,逐步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周呈说,如今提到和睦新村却是一个“新”字。今年重阳节,社区一名90多岁的魏奶奶拉着他的手笑言,住在和睦新村快40年了,没想到还住出了一个“新”小区,“老有所养,幼有所托,青年有作为,小区有新气象。这就是我心中的‘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