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11月,稻田里呈现出明亮的黄色,昭示着一年中收获季节的到来,在余杭,美丽乡村的建设也硕果累累:荣获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的余杭,环境更加宜居,农民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民生更有保障,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余杭区围绕“全域美丽”建设总体部署,深化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景观风貌,强化人文内涵挖掘,推进美丽经济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营造文明和谐乡风,积极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大花园,争创新时代发达地区美丽乡村的余杭样板,争当“重要窗口”建设排头兵。 全面发展的实力派 村庄里,督导员走街串巷,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演示,将垃圾分类意识传递到每家每户;兑换超市中,居民用垃圾分类换取的积分兑换日用品;处置站内,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回归农田…… 如今,余杭建立涵盖城市、农村、公路、河道四大区域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新机制,构建区、镇街(平台)、社区(村)三级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网络,全面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余杭区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优秀单位,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全省典范。 垃圾分类工作只是一个缩影,全面、持续、有力,全省“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余杭区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相继实施了“十百工程”、清洁余杭行动、美丽乡村专项行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创建、美丽乡村1510示范创建等一系列重大农村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农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以城乡融合为特征的余杭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持点面结合、建管并重。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系列创建竞赛活动,系统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区(县)、示范镇街、精品村和美丽庭院示范户“四级联创”。截至2019年底,完成三批次121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6个,特色精品村12个;获评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区。 坚持更高标准、长效发展。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指导图册、质量管理手册、“十不十宜”管理规定等工作要求,划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底线、建设底线、管理底线,保护乡村风貌。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护、公厕管护、绿化养护、农村道路管养等已有的农村长效管护机制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方案,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纳入长效管护范围,补齐农村长效管护短板。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逐步形成以塘栖镇塘栖村、丁河村为代表的东部运河文化风韵村落,以良渚街道新港村、港南村为代表的中部良渚文化风情村落,以径山镇小古城村、径山村为代表的西部禅茶文化风光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