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 循着杭州天目山路一路向西,就能找到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称的天目山。东至长三角城市群核心腹地,西邻安徽省宁国市,山脉延绵200公里,天目山不仅是“浙西百山之祖”,也为浙江西部构筑了生态屏障。 日前,建设浙江大花园——十大名山公园走进天目山暨“满贯跑”首发活动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包括天目山文化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品牌推介、“十大名山公园满贯跑”等系列活动,为名山公园建设开启新篇章。 2018年,天目山被列入“十大名山公园”。秉承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等一系列资源优势,按照“打造示范、争当标杆、走在前列”要求,天目山提出了“打造省级示范型名山公园”的新目标,不断推动建设天目山成为“古稀生物的世界基因宝库”“科研科普教学的国家样本”“保护发展共赢的浙江标杆”“生态休闲康养的名山胜地”“历史文化传扬的人文客厅”。一段新的征程就此开启。 千百年来的日月更替,山脉上下,人们书写了一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的变迁史。 传 承 从“浮玉之山”起航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山海经·南山经》的这段话,是天目山脉最早的文字记载。“浮玉之山”,指的正是天目山。 天目山是灵山福地、文化名山,儒、释、道三教汇聚于此,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登临驻足、赋诗作画的宝地。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清朝乾隆皇帝和近代郁达夫、徐悲鸿、沙孟海等文人墨客都在天目山埋下了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大海之外,多国专家也都曾在不同时期与天目山结缘。 坐落于苏、浙、皖边陲的天目山是长三角进出要道,是苏、锡、常和杭、嘉、湖地区后方战略基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目山不仅吸引了文人墨客,也成为了红色文化的集聚地。 半个世纪过去,生态文化、旅游文化、佛教文化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各种文学著述、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各方学者合力保护、发掘、传承、创新着天目山文化。 保 护 在半个世纪呵护中成长 天目山有全球仅剩的5棵野生“天目铁木”,被誉为“地球独生子”;天目山有世界上最大的古柳杉群落,堪称全球典型植被奇观;天目山有“世界银杏之祖”,见证着1.26亿年间的草木枯荣…… 这样的“孤本”在天目山上有不少。天目山拥有原始科属和孑遗植物,分布249科1044属2351种高等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天目山特有种17种,是“物种基因宝库”和“天然植物园”。也正因“高、大、古、稀”,天目山的森林植被享誉国内外。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新中国成立后,天目山相继开展了多轮保护工作—— 1956年,天目山被列为全国森林禁伐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天目山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天目山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的森林植物类型保护区。 保护的背后,是天目山人的共同付出。近年来,天目山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优化科研科普教育,深化社区产业融合,森林覆盖率自1989年至今已提升3.2%,新增国家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等5种。自1956年起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未发生森林火灾。去年,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七部委联合开展的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天目山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八。 如今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珍稀濒危物种更加繁盛、生态本底数据更加明晰、学术交流平台更加拓展、科研科普手段更加丰富、社区共建共享成效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国罕见的、与大城市空间距离近又保存完整、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天目山,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